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嚴的意思、方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嚴的解釋

方正嚴肅。《三國志·吳志·魯肅傳》“﹝ 肅 ﹞卒, 權 為舉哀”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肅 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南史·蔡廓傳》:“ 蔡豫章 昔在相府,亦以方嚴不狎, 武帝 宴私之日,未嘗相召。” 宋 陸遊 《賀薛安撫兼制置啟》:“恭維某官淵博有傳,方嚴不撓。” 清 趙執信 《談龍錄》:“或曰:禮義之説,近乎方嚴,是與溫柔敦厚相妨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形容人的品格、态度或行為作風,其核心含義為方正嚴肅、端莊嚴正。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特征和語義内涵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方正嚴肅。”強調為人處世秉持正道、不苟言笑的特質。例如:“秉性方嚴,不徇私情。”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為:“端正而嚴肅。”突出儀态莊重與原則性強的雙重屬性。


二、用法與語境特征

  1. 適用對象
    • 人物品性:多形容性格剛直、作風嚴謹者,如“先生為人方嚴,門生皆敬畏之”。
    • 家風門第:指家教嚴格、門風肅然,如“世家方嚴,子弟循禮”。
  2. 語體色彩

    屬書面雅語,常見于人物評述、史傳文獻,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正式評價或文學描寫。


三、語義内涵解析

語素分解 本義延伸 近義對比
方正、正直(《說文》:“方,併船也”,引申為準則) 與“端方”近,但更重原則性
嚴肅、威儀(《爾雅》:“嚴,敬也”) 與“威嚴”近,但少壓迫感

核心特質:融合“堅守正道”的道德感與“莊重不苟”的行為姿态,隱含對規則的高度遵從。


四、經典用例參考


引用來源說明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注:因版權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讀者可通過權威出版平台或圖書館查閱紙質/電子版詞典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方嚴”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āng yán,其核心含義為方正嚴肅,常用來形容人的态度莊重、舉止嚴謹。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方嚴”由“方”與“嚴”二字組成:


二、詳細釋義

  1. 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
    指為人處世剛正不阿、嚴肅認真,例如:“他為人方嚴,處事公正,深受敬重。”
  2. 描述舉止莊重
    常見于正式場合,如會議、儀式等,體現對他人的尊重與對事務的重視,例如:“他在典禮上方嚴的儀态令人肅然起敬。”

三、曆史典故

“方嚴”一詞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典籍:


四、使用場景與示例


五、相關詞彙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文學引用,可查閱《史記》《三國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本然避堇不露聲色參靈冊印孱細重床疊屋凋耗吊蘭度詞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封己守殘腹内甘露滅歌頭貢研官征桂條桂影過更毂绾蒿惱候置壞死滹沱麥飯茭白繳駁結好計課驚搖沮膽老財露鋒廬居梅花疊銘飨末德嫶妍竊名青紅皂白欽訝窮林上愚神龛神素攝試士田絲縷肆直宋子碎片惘然若失王杖唯獨違廢為裘無風揚波相戚小品狎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