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然的意思、本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然的解釋

(1).本當如此。《商君書·畫策》:“聖人見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濕制火。”

(2).指本當如此之性。 清 戴震 《原善上》:“言乎自然之謂順,言乎必然之謂常,言乎本然之謂德。”

(3).猶天然,天賦。《朱子語類》卷六五:“既成箇物事,便如此齊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聖人手畫出來。” 金 王若虛 《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确,卓乎不羣……濁穢有所不能污,險難有所不能亂,本然之氣無適而不在也。”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一》:“然則氣效於習,以生化乎質,而與性為體,故可言氣質中之性;而非本然之性以外,别有一氣質之性也。” 章炳麟 《四惑論》:“或有言本然者,與自然同趣而異其名。”

(4).猶言本來面目。 宋 王回 《<古列女傳>目錄序》:“ 劉向 所叙《列女傳》凡八篇,事具《漢書》 向 列傳。而《隋書》及《崇文總目》皆稱 向 《列女傳》十五篇,而益以 陳嬰 母及 東漢 以來凡十六事,非 向 書本然也。” 明 朱之瑜 《答奧村庸禮問》:“譬之鑑然,時時磨瑩,光燭鬚眉;委之泥塗,昏翳如鐵,如瓦礫,不辨形貌,是豈鑑之本然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其對於 裴倫 ,僅摹外狀,迨放浪之生涯畢,乃驟返其本然。”

(5).猶本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多少風塵能自拔,淤泥本然出青蓮。”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故曰《春秋》正名,蓋獨正其本然之定名耳。”《歧路燈》第八五回:“夫婦之際,本然看得是烏合之侶,一旦有變,如何不生螽起之像?” 許地山 《空山靈語·香》:“因為你一愛,便成為你底嗜好;那香在你的聞覺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本然”是一個具有哲學深度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本來狀态
    指事物最原始、未經修飾的樣貌或本質。如《商君書·畫策》中“聖人見本然之政”,強調事物應有的自然狀态。
  2. 天賦或天然屬性
    朱熹在《朱子語類》中提到“天地本然之妙”,指事物與生俱來的特性。

二、哲學内涵

  1. 儒家思想中的“至善”
    王陽明提出“複其本然”即回歸人性至善的本源,強調道德修養的終極目标。
  2. 必然與自然的統一
    清代戴震在《原善》中區分“自然”“必然”與“本然”,認為“本然”是道德與規律的統一體。

三、宗教概念(伊斯蘭教哲學)

在伊斯蘭教中,“本然”被稱作“體”,由學者王岱輿提出,用以描述真主“無始之原有”的絕對獨一性,與“本分”“本為”共同構成其全知全能的屬性。

四、其他應用

“本然”既涵蓋事物本質、道德理想,也涉及宗教哲學中的終極存在,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如需進一步探讨其哲學體系或宗教背景,可參考《原善》《朱子語類》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然》

本然(běn rán)是一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我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本字的拆分部首為木(mù),左右結構。然字的拆分部首為火(huǒ),上下結構。本字一共有五筆,而然字一共有八筆。

詞語來源

《本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經典文獻,出自《莊子》-《大宗師》:“夫本然者,非純然也。無類無形,不可說也。”意指本身自然狀态而非人為添加。後來被引申為指事物的本質、真相或天性。

繁體

《本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本然」,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本」字表示樹木的根部,形狀類似于現代的「根」字。而古時候的「然」字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略有一些筆劃的變化。

例句

這個植物的本然色彩是綠色的。

相關組詞

本質、本能、本源、本性、本體

近義詞

本性、本真、本體、實質、實在

反義詞

非本然、變态、不真實、虛僞、假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