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耗的意思、凋耗的詳細解釋
凋耗的解釋
衰敗;損耗。 唐 韓愈 《薦士》詩:“逶迤抵 晉 宋 ,氣象日凋耗。”《舊唐書·楊炎傳》:“迨 至德 之後,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因之饑癘,徵求運輸,百役并作,人戶凋耗,版圖空虛。” 宋 曾鞏 《再乞登對狀》:“心思消縮,齒髮凋耗,常恐卒填溝壑。”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總論》:“身歷亂離,神志凋耗。” 清 曾國藩 《金陵楚軍水師昭忠祠記》:“甚者如 九洑洲 之役,攻剿三四日,凋耗二千人。”
詞語分解
- 凋的解釋 凋 ā 衰落:凋謝。凋殘。凋枯。凋萎。凋零。凋敝。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耗的解釋 耗 à 減損,消費:耗損。耗費。耗資。消耗。 拖延:耗時間。 音信,消息:噩耗(人死的消息)。兇耗。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凋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iāo hào,其核心含義為衰敗、損耗,多用于描述事物因外力或時間推移而逐漸衰微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衰敗:指事物由盛轉衰的過程,如自然景物、社會狀态或生命力的衰退。
- 損耗:強調因消耗、破壞導緻的減少或削弱,常見于資源、人口、精力等語境。
出處與例句
- 唐代文學:韓愈《薦士》詩“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形容晉宋時期氣象的衰微。
- 曆史文獻:《舊唐書·楊炎傳》提到戰亂後“人戶凋耗,版圖空虛”,指人口銳減、社會凋敝。
- 宋元時期:曾鞏《再乞登對狀》以“齒髮凋耗”表衰老,劉壎《隱居通議》用“神志凋耗”形容精神損耗。
用法特點
- 書面化表達: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現代口語較少使用。
- 對象廣泛:可形容自然(如草木)、社會(如經濟)、個體(如精力)的衰敗。
- 情感色彩:隱含惋惜或無奈,如清代曾國藩作品中表家國憂思。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凋耗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下面将分别解釋其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凋耗的意思是指事物逐漸變得枯萎、消亡或消耗。
拆分部首和筆畫:凋字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左側為“⺣”(丬),右側為“巰”。筆畫總共為13畫。耗字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上面為“老”(耂),下面為“勹”。筆畫總共為10畫。
來源:凋字的本義是指植物的枯萎凋落,而耗字表示積聚消耗。合在一起形成了凋耗這個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廣泛用于形容事物的逐漸消失、消耗或衰落。
繁體:凋字的繁體為「雕」,耗字的繁體為「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凋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左側為“厶”,右側為“串”,耗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上面為“老”,下面為“勹”。
例句:1. 悲秋凋愁,萬物盡顯寂寥之态。
2. 煤炭資源的凋耗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
組詞:凋淩(枯萎淩亂)、耗盡(消耗殆盡)、凋敝(衰落頹廢)
近義詞:衰敗、凋謝、消亡
反義詞:繁榮、興盛、生長
希望以上内容能滿足你的需求,如需更多信息,請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