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己守殘的意思、封己守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己守殘的解釋

固步自封,抱殘守缺。 清 黃宗羲 《留别海昌同學序》:“言理學者……薄文苑為辭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殘,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封己守殘"是一個具有批判色彩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固執己見、墨守成規,拒絕接受新事物或進步思想,最終導緻抱殘守缺、停滞不前。

  1. 本義解析與引申義:

    • 封己:字面意為封閉自己,引申為固守個人的見解、方法或領域,拒絕向外看或接受外界影響,帶有明顯的保守和自我封閉性。
    • 守殘:指守護殘缺、陳舊的事物或觀念,不肯舍棄或更新。這裡的“殘”不僅指物理上的殘缺,更指思想、知識、方法上的落後、不完善。
    • 整體含義:将“封己”和“守殘”結合起來,該成語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思想僵化、不思進取的狀态。它批評那些滿足于現狀、拒絕學習新知識、固守過時甚至錯誤觀念的人或行為,強調這種态度會阻礙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其近義詞包括“抱殘守缺”、“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等。
  2. 權威出處與典籍引用: 該成語的經典出處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書信。在《琅嬛文集·卷三·書牍·答袁箨庵》中,張岱寫道:

    “兄看《琵琶》、《西廂》,亦何怪異?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許多滋味,咀嚼不盡。傳之永遠,愈久愈新,愈淡愈遠。東坡雲:凡人文字,務使和平知足;餘溢為奇怪,蓋是不得已。而今人于格套之外,辄以封己守殘為能事,則有白首老生、窮鄉稚子,鹹以為不可解者矣。” 張岱在此信中批評當時文壇一些人脫離藝術本源(布帛菽粟般的質樸),不追求永恒價值(愈久愈新),反而以标新立異(溢為奇怪)或死守陳規(封己守殘)為能事,導緻作品讓普通百姓難以理解。這清晰地展現了“封己守殘”用于批判文藝創作中脫離實際、固守僵化教條的現象。

  3. 現代釋義與應用: 在現代語境中,“封己守殘”的使用範圍更為廣泛,適用于批評任何領域(如學術研究、技術發展、企業管理、思想觀念等)中存在的保守、僵化、拒絕創新的态度和行為。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權威工具書《漢語成語大詞典》對該詞條的釋義精煉準确:

    “封己守殘:謂固步自封,抱殘守缺。” 這個定義高度概括了成語的核心:自我封閉(固步自封)與維護陳舊(抱殘守缺)。它警示人們,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封閉自我、拒絕更新知識與觀念,最終隻會導緻落後和被淘汰。

  4. 用法舉例:

    • 在學術讨論中,可批評:“科學研究最忌封己守殘,必須保持開放心态,積極吸收新理論、新方法。”
    • 在評價企業戰略時,可指出:“面對數字化轉型浪潮,若管理層仍封己守殘,固守傳統經營模式,企業恐難逃衰敗命運。”
    • 在反思文化傳承時,可強調:“保護傳統文化絕非封己守殘,而應在堅守精髓的基礎上,勇于創新,賦予其時代活力。”

總結,“封己守殘”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至今仍具生命力的成語,它深刻揭示了固守陳舊、拒絕創新的危害性。其權威釋義強調了“固步自封”與“抱殘守缺”的雙重弊端,提醒我們唯有開放包容、與時俱進,方能避免陷入思想僵化和發展停滞的困境。

網絡擴展解釋

“封己守殘”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指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形容人封閉自我,不願接受新事物或與他人合作,固守陳舊觀念或缺陷。例如,某些學者可能因過度執着于自身研究成果而拒絕創新或交流。

2.詳細解析

3.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黃宗羲的《留别海昌同學序》,用于諷刺當時理學研究者固守舊說、脫離實際的風氣。

4.使用場景

5.近義與關聯詞

近義詞如“故步自封”“抱殘守缺”,反義詞則包括“推陳出新”“兼容并包”等。

這一成語帶有貶義,強調封閉和保守的危害性,適用于批評個人或群體在思想、行為上的局限性。

别人正在浏覽...

安赫爾瀑布白環白日夢彭彭寶物襞斂傧背碧絲不穩澄正宸矚床頭金盡從表侄村路歧達爾馬提亞海岸耳參漏反映論風塵表物風清月白分裾竿頭日上歌喉公該公仲勾絞慣賊龜筴黑家闳逸獾兒呼服踐德江淹才盡肌力矜窮芰茄集校可怖寇邊枯僧靈戶領納耧車鸾錦蜜香能亨歐陽予倩乾嘉畦畝趣務曲院日高三丈山面閃眼折葼吮墨松動填湊湘弦現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