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菰筍、菰手、茭筍。蔬菜。菰的花莖經黑穗菌侵入後,刺激其細胞增生而形成的肥大嫩莖。可食用。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八·菰》。
茭白是一種禾本科植物菰(學名:Zizania latifolia)的花莖經黑穗菌(菰黑粉菌)寄生刺激後形成的肥大嫩莖,屬于水生蔬菜,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茭白是菰的花莖被黑穗菌感染後形成的紡錘形菌瘿,因細胞增生而肥大嫩化,可食用。其植株高1.6-2米,葉片細長,地下莖短縮,地上莖部分埋于土中,葉鞘基部有三角形葉枕(稱“茭白眼”),夏秋開花。
作為中藥材,茭白性寒,歸肺、脾經,具有解熱毒、除煩渴、利二便的功效,適用于煩熱、消渴、黃疸、痢疾等症。但脾胃虛寒者需慎用。
茭白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B₁、B₂)及鈣、磷、鐵等礦物質,被譽為“水中參”。其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消化,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食療上可用于通乳(如搭配豬腳)、緩解便秘和高血壓。
茭白在我國有悠久的食用曆史,唐代以前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為“六谷”之一。西晉張翰因思念故鄉茭白、鲈魚而辭官,成為“莼鲈之思”的典故來源。現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承載地域文化意義。
茭白别稱衆多,如菰筍、茭筍、高瓜、茭瓜等。主要分布于中國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沼澤、溪澗等淺水區域,東南亞也有種植。
茭白是指毛竹的嫩芽,也可以指毛竹的嫩稈。它是我國一種常見的綠色蔬菜,營養豐富,口感嫩滑,深受人們喜愛。
茭白的部首是艸(草字頭),總共有9個筆畫。
茭白的來源主要是毛竹。當毛竹生長到一年左右的時候,其嫩芽就可以采摘成為茭白食用。茭白通常以其鮮嫩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成分而備受熱愛。
茭白的繁體字為茭白。
古時候的茭白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
1. 媽媽炒了一盤鮮嫩可口的茭白炒肉。
2. 每年春季,茭白都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必備美味。
茭白炒肉、茭白炖雞、茭白湯、茭白炒蛋。
竹筍、筍尖。
熟竹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