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茭白的意思、茭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茭白的解釋

又名菰筍、菰手、茭筍。蔬菜。菰的花莖經黑穗菌侵入後,刺激其細胞增生而形成的肥大嫩莖。可食用。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八·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茭白是禾本科菰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Zizania latifolia)的膨大莖部,因受黑粉菌寄生而形成可食用的肉質莖,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其名稱演變與植物特性密切相關,以下從詞源、曆史、植物學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釋義 "茭"字最早見于《說文解字》,釋為"菰刍也",指菰的嫩莖可作飼料。"白"則取自其剝去葉鞘後呈現的乳白色肉質莖特征。南宋《爾雅翼》記載:"菰中生菌如瓜,可食,謂之菰菜",此時已出現"茭首""茭筍"等别稱。

二、曆史演變

  1. 谷物階段:先秦時期菰作為"六谷"之一,《周禮》記載"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其中菰米稱為"雕胡米";
  2. 蔬菜轉化:南北朝《齊民要術》詳細記載黑粉菌感染菰草的栽培技術,明代《本草綱目》正式定名"茭白",指出"春末生白茅如筍,即菰菜也";
  3. 現代地位:2023年農業農村部統計顯示,我國茭白種植面積達120萬畝,主産區浙江缙雲被授予"中國茭白之鄉"稱號。

三、植物學特征 形态學上具備典型水生植物特性:根狀莖匍匐,莖高1-2米,葉鞘肥厚相互抱合形成假莖。受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刺激後,薄壁細胞增生形成紡錘形肉質莖。主要分布于北緯25°-35°的長江流域,要求水溫保持在10-25℃。

(參考資料: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線上版、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官網、國家植物标本資源庫)

網絡擴展解釋

茭白是一種禾本科植物菰(學名:Zizania latifolia)的花莖經黑穗菌(菰黑粉菌)寄生刺激後形成的肥大嫩莖,屬于水生蔬菜,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植物學特征

茭白是菰的花莖被黑穗菌感染後形成的紡錘形菌瘿,因細胞增生而肥大嫩化,可食用。其植株高1.6-2米,葉片細長,地下莖短縮,地上莖部分埋于土中,葉鞘基部有三角形葉枕(稱“茭白眼”),夏秋開花。

2.藥用價值

作為中藥材,茭白性寒,歸肺、脾經,具有解熱毒、除煩渴、利二便的功效,適用于煩熱、消渴、黃疸、痢疾等症。但脾胃虛寒者需慎用。

3.營養與食療作用

茭白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B₁、B₂)及鈣、磷、鐵等礦物質,被譽為“水中參”。其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消化,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食療上可用于通乳(如搭配豬腳)、緩解便秘和高血壓。

4.曆史與文化

茭白在我國有悠久的食用曆史,唐代以前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為“六谷”之一。西晉張翰因思念故鄉茭白、鲈魚而辭官,成為“莼鲈之思”的典故來源。現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承載地域文化意義。

5.别名與分布

茭白别稱衆多,如菰筍、茭筍、高瓜、茭瓜等。主要分布于中國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沼澤、溪澗等淺水區域,東南亞也有種植。

附:注意事項

别人正在浏覽...

便宴步騎纏累醇疵倒挫道品電子電壓表餌人發膚放牛憤争幹豆勾抹寡昧孤甥浩繁鶴健換手抓背畫皮惛俗加腹監眄積底兒解郁機略驚嘑考據學恪守快車裡享旅揖黴天鳥子聲凝祥池滂滂判陰皮球坡陀镪道乞答砌紅堆緑旗織缺轶群紀冉冉纏纏桑羊賞心盛色束手旁觀啴諧天河貼說頑锢威戮無楫午覺憲官小球謝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