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鋒的意思、露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鋒的解釋

露鋒: 又稱“出鋒”。指點畫開頭或結尾處筆的尖鋒顯露于外。

清馮班<<鈍吟書要>>稱:“出鋒者,末銳不收”。

如起筆時不逆鋒,筆尖順點畫方向落紙然後順向而行,叫起筆出鋒;有些撇,捺,鈎的收筆處筆鋒順勢向終點送出并提鋒離紙,叫收筆出鋒。出鋒可以體現點畫間和字與字間的呼應,承接關系,能産生“精神外露,風采煥發有神”(清蔣和《筆法精解》) 的效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露鋒,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特定内涵的詞彙,尤其在書法藝術領域有着核心地位。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詳細闡釋:

  1. 基本釋義:顯露鋒芒

    • 這是“露鋒”最直接的字面意思。“露”指顯露、暴露,“鋒”指刀劍等兵器的銳利部分或尖端,引申為銳氣、鋒芒。因此,“露鋒”指将銳利的鋒芒顯露在外,不加掩飾。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言辭或行為直接、外露、有銳氣,不隱藏自己的才能或觀點。例如:“他為人處世喜歡露鋒,從不拐彎抹角。”
    • 來源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鋒”的解釋包含“比喻顯露出來的才幹或銳氣”,這為“露鋒”的比喻義提供了基礎依據。
  2. 書法技法:起筆收筆的筆法

    • 在書法藝術中,“露鋒”是一種至關重要的筆法術語,與“藏鋒”相對。
    • 具體含義: 指在書寫筆畫時,筆鋒(毛筆尖端的聚鋒部分)在起筆或收筆處直接顯露在外,不作任何回旋或頓挫以隱藏筆尖的痕迹。起筆時,筆尖順勢直接落紙,形成尖銳或方折的形态;收筆時,筆鋒直接離紙,不做回鋒動作,筆迹末端常呈尖銳或出鋒狀。
    • 藝術效果: 露鋒筆法能産生利落、爽快、精神外耀、鋒芒畢露 的視覺效果。它使筆畫的開端和結尾清晰可見,形态分明,給人以果斷、明快、勁健之感。常用于楷書(如柳體、歐體的某些筆畫)、行書、草書中,以增加筆勢的連貫性和動态感。
    • 來源參考: 《中國書法大辭典》等專業書法工具書對“露鋒”作為筆法有詳細定義和闡述,是理解其書法含義的權威依據。
  3. 引申與文化内涵:

    • 由書法技法引申,“露鋒”也常用來比喻直率、不掩飾、才華外顯 的性格或處事風格。這與“藏鋒”(韬光養晦、含蓄内斂)形成鮮明對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兩者常被視為互補的處世哲學或藝術表現手法,各有其價值和應用場景。
    • 來源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和文藝評論中常将書法筆法術語用于品評人物或文章風格,如古人論及文章風格有“露鋒棱”之說。

總結來說,“露鋒”一詞的核心含義是“顯露鋒芒”。它既指人或事物直接展現銳氣的外在表現,更是中國書法中一種通過起收筆顯露筆尖痕迹以追求特定藝術效果的經典筆法,體現了直率、勁健的美學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露鋒是書法中的一種基本筆法,指筆鋒在點畫的起筆或收筆時外露的技法,與“藏鋒”形成對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技法特點

  1. 基本概念
    露鋒指書寫時筆鋒直接外露于筆畫之外,起筆不逆入、收筆不回鋒。例如橫畫起筆時側鋒切入,或撇、捺收筆時順勢出鋒,形成尖銳的筆觸。

  2. 技法特征

    • 起收筆外露:起筆不藏鋒,收筆不頓挫回鋒,鋒芒清晰可見。
    • 以側鋒為主:起筆時筆尖側向切入紙面,線條棱角分明,顯得靈動飄逸。
    • 視覺效果:筆畫輕盈灑脫,具有“露鋒以縱其神”的意趣。

二、應用與注意事項

  1. 適用場景

    • 行書、草書中廣泛使用,增強流暢感和節奏感。
    • 楷書中局部使用(如撇、捺、鈎),避免整體過于沉悶。
  2. 需平衡藏露
    若過度使用露鋒,易顯輕浮單薄,需與藏鋒結合。清代宋曹提出“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強調二者相輔相成。

三、與藏鋒的對比

對比項 露鋒 藏鋒
起收筆 鋒芒外露,無逆入回鋒 逆入回鋒,筆鋒内藏
線條效果 銳利、飄逸 渾厚、含蓄
典型應用 行草書、筆畫末端 篆隸、楷書主體筆畫

露鋒通過外露筆鋒增強作品的靈動性,但需根據書體和章法需求,與藏鋒搭配使用,以達到剛柔并濟的效果。

别人正在浏覽...

白單衣巴蜀逼酒伯理不能贊一詞怖怯倡詶祠曹打磕睡叨位典身賣命迵迵抖觫崿峙方字封己守殘奉迓敢幹绀園攻打國基鼓盞杭好杭歹好早晩賀節合钤火居道士禍殃虎帳将無同檢節井疆極情究升六案虜塵美國民選目不轉睛佞祿奴子蟠虬湓濞屏隱起納勤略欽賢館秋露卻睡草取侮喪身失節三顧草廬三危山施翮庶寮泰初途軌烏咽五字城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