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伐木的意思、伐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伐木的解釋

[woodcutting;lumbering] 采伐林木

詳細解釋

(1).砍伐木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曹禺 《膽劍篇》第四幕:“大王這時還要我帶人上山伐木。”

(2).《詩·小雅》篇名。其詩雲:“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後因以“伐木”為表達朋友間深情厚誼的典故。 唐 駱賓王 《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得風字詩序》:“諸君情諧伐木,仰登龍以締歡。”

(3).《詩·小雅》篇名。其詩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後因以“伐木”為譏刺不善交友的典故。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善交狎而不慢,和而不同……不面從而背憎,不疾人之勝己。護其短而引其長,隱其失而宣其得。外無計數之諍,内遺心競之累。夫然後《鹿鳴》之好全,而《伐木》之刺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伐木”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指砍伐樹木的林業活動,是森林采伐的首道工序。具體流程包括:選定伐區後清理障礙物(灌木、雜草等),确定樹木倒伏方向,開辟安全通道,最後将樹木放倒。現代林業中,伐木需遵循生态保護原則,避免過度采伐。

二、文學與典故延伸
源自《詩經·小雅·伐木》篇,詩句“伐木丁丁,鳥鳴嘤嘤……嘤其鳴矣,求其友聲”,以伐木聲與鳥鳴聲呼應,比喻友人間的共鳴與情誼。後世文人(如杜甫、駱賓王)常借此典故表達對友情的珍視,如“伐木丁丁山更幽”。此外,該典故在晉代也被引申為對不善交友者的諷喻。

注:若需了解《伐木》全詩内容或具體采伐技術規範,可查閱《詩經》原文或林業操作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伐木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砍伐樹木。它由兩個部首組成——木和戈,表示用戈砍木材的動作。它的筆畫數為6,木部為4畫,戈部為2畫。 伐木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詩經·麟之趾》中的“何麟之褒,裕民伐木。”在繁體字中,伐木用簡化字寫作「伐木」。 在古時候,漢字寫作較為繁複,伐木的古漢字寫法為「伐木」,字體形狀與現在的寫法略有不同。然而,現代漢字的簡化使得寫字更加簡便易學。 例句: 1. 他們每天早晨都去山上伐木。 2. 這個村莊靠伐木為生。 一些與伐木相關的組詞包括伐木工、伐木場、伐木工具等。 伐木的近義詞包括砍伐、砍木、砍伐木材等。 沒有特定的反義詞與伐木相對應,但與保護森林還原自然相關的詞彙可以看作是伐木的反義詞,例如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 希望這些回答盡可能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