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谙曆數的人。 唐 韓愈 《殿中侍禦史李君墓志銘》:“﹝ 李君 ﹞最深於五行書……星官曆翁莫能與其校得失。” 宋 周必大 《青衣道人連日求詩為賦一首》:“亦知磨蠍直身宮,懶訪星官與曆翁。”
“曆翁”是一個漢語詞語,綜合多部詞典及文獻的解釋,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曆翁”指深谙曆數(曆法、天文推算)的人,常用來形容精通曆法推算、天文知識的專家,多見于古代文獻。
核心定義
詞中“曆”指曆法、曆數,“翁”是對年長男性的尊稱,合稱即“精通曆法的長者”。例如唐代韓愈在墓志銘中提及“星官曆翁莫能與其校得失”,将“曆翁”與星官并列,凸顯其曆法造詣。
延伸含義
現代語境中,該詞也可比喻曆經滄桑、經驗豐富的老人,表達對長者的敬重。但這種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宋代周必大詩句“懶訪星官與曆翁”,以及範成大“曆翁歡喜勸椒杯”,均以“曆翁”指代曆法學者,體現其古代專業身份。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用法,可參考、7中的文獻引證。
《曆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陳舊、過時的人或事物。
《曆翁》由兩個部首組成,它們分别是“廠”和“羽”。共有12個筆畫。
《曆翁》最早出現于《漢書·賈山傳》:“漢賀至老有志于體數。其人曆翁亦所尊宛,卒以奸故”。這裡的“曆翁”指的是一個古代人名。
繁體字為「曆翁」。
古代漢字中的曆和翁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曆的古字形為“厤”,表示刮骨療傷的方法;翁的古字形為“翁”,表示老年男子。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引申出“陳舊、過時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1. 他的觀點過于陳舊,完全是個曆翁了。
2. 這部作品已經成為曆翁,無法引起現代人的共鳴。
曆世、曆代、曆數、曆年
陳舊、過時、老掉牙
時尚、新潮、新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