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verlook and punish] 監督責罰;責備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史記·項羽本記》
督察責罰。《戰國策·趙策二》:“守四封之内,愁居懾處,不敢動搖,唯大王有意督過之也。”《史記·項羽本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趙臣》:“明日 璋 置酒欵 臣 ,固叩之:軍門督過我也? 璋 受侮隣讐将逮勘耶?”
“督過”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最早見于古代典籍,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監督過失與責備糾錯。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督”指監察、督促,“過”指過失、錯誤,組合後既表示對他人行為偏差的監督,也包含對已有錯誤的批評指正。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督過”在《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已有用例:“王使督過之”,此處特指周天子派遣官員監察諸侯過失的行政行為。漢代典籍《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聞大王有意督過之”,則引申出問責、追究責任的含義,體現詞義的曆時演變。
現代漢語中,《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督過”歸納為:“一曰監察過失,二曰責備其非”,強調該詞兼具預防性監督與事後追責的雙重功能。在語法結構上,《辭源》指出其屬于使動用法複合詞,常見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語境,如“督過屬吏”“督過後學”等典型搭配。
“督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語境,可參考《史記》《戰國策》相關篇章。
白皙巴庫傍行抱認逋逃長冊除蕩打滾雕塑蕃熟飛熟粉刷富春江附舟剛直高禖絓閡酣豔橫翠滑碌碌花明柳媚嘩拇回池互爽尖兵建始殿郊郛節簡稽琴極摯均心落水賬謾應冒越鳴咤内寇内市撚軍尼壇弄具怒泷女蘿七伐求親區舍瑞雲森竦上上上下浮動蛇含神領受爵松蓋天地折頭條望古遙集文身翦發舞扇向蕲協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