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冊的意思、長冊的詳細解釋
長冊的解釋
久安之策。《漢書·趙充國傳》:“臣 充國 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冊。”《漢書·辛慶忌傳》:“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異姓距外,故姦軌不得萌動而破滅,誠萬世之長冊也。”參見“ 長策 ”。
詞語分解
- 長的解釋 長(長)á兩端的距離:長度。長度大,與“短”相對,指空間,亦指時間:長短。長空。長短句(詞的别名)。長夜(a.漫長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長風破浪(喻志趣遠大)。長歌代哭(以歌代哭
- 冊的解釋 冊 è 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現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紀念冊。花名冊。畫冊。 量詞,指書籍:一冊書。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書或封爵的诏書:冊文(文體名,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簡稱“冊”)。冊命
網絡擴展解釋
“長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久安之策,即指能夠實現國家或社會長期安定的策略。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指長遠、穩固的治國方略或安定政策。
- 詞源:“長”表長久,“冊”在古漢語中可代指文書、策略,組合後引申為持久有效的治國方針。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中的兩處記載:
- 《漢書·趙充國傳》:
“臣充國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冊。”
(趙充國自謙才能不足,無法提出長遠策略)
- 《漢書·辛慶忌傳》:
“先帝建列将之官……誠萬世之長冊也。”
(稱贊先帝設立官職制度是萬世安定的良策)
三、用法與近義詞
- 用法:多用于古代政論或奏疏,強調政策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 近義詞:長策(如《漢書》中“長冊”與“長策”互通)、良計、久安之計。
四、現代適用性
現代語境中,“長冊”一詞已極少使用,但在分析曆史文獻或研究古代治國思想時,可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長治久安”的核心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長冊(zhǎng cè)這個詞是指一本長形的紙冊或冊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長部(長字旁)與冊部(冊字底)。長部表示“長度、長的樣子”,冊部表示“冊子、書籍”,所以長冊就指長形的書籍。
長部的筆畫有2畫,冊部的筆畫有5畫。總體來說,長冊有7畫。
長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的寫字方式。在古代,人們使用竹簡或紙帛等卷軸形式的書籍進行文字記錄。隨着書法發展,為了方便閱讀和保存,逐漸出現了扁平的紙張冊子。因此,長冊的概念就形成了。
長冊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長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關于長冊這個詞,不同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例如,在西漢時期,長可以寫作「長」,冊可以寫作「冊」。但在今天,我們通常使用現代漢字的寫法「長冊」。
以下是一些關于長冊的例句:
1. 這本長冊記錄着許多重要的曆史事件。
2. 請留意長冊上的注意事項。
3. 長冊中的文字排列整齊,非常易于閱讀。
一些與長冊相關的組詞有:長篇(zhǎng piān)、冊頁(cè yè)、冊子(cè zi)。
長冊的近義詞可以是:長卷(zhǎng juàn)、長本(zhǎng běn)。
至于反義詞,長冊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