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过的意思、督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过的解释

[overlook and punish] 监督责罚;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记》

详细解释

督察责罚。《战国策·赵策二》:“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史记·项羽本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赵臣》:“明日 璋 置酒欵 臣 ,固叩之:军门督过我也? 璋 受侮隣讐将逮勘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督过”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最早见于古代典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监督过失与责备纠错。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督”指监察、督促,“过”指过失、错误,组合后既表示对他人行为偏差的监督,也包含对已有错误的批评指正。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督过”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已有用例:“王使督过之”,此处特指周天子派遣官员监察诸侯过失的行政行为。汉代典籍《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则引申出问责、追究责任的含义,体现词义的历时演变。

现代汉语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督过”归纳为:“一曰监察过失,二曰责备其非”,强调该词兼具预防性监督与事后追责的双重功能。在语法结构上,《辞源》指出其属于使动用法复合词,常见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语境,如“督过属吏”“督过后学”等典型搭配。

网络扩展解释

“督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1. 监督责罚
    指对行为进行监察并施以惩罚。如《战国策·赵策二》提到“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强调上级对下属的监督与问责。
  2. 责备、批评
    侧重言语上的指责,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托辞“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以此解释自己先行离开的行为。

二、古籍用例

三、其他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语境,可参考《史记》《战国策》相关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埃境剥琢背胸猜测才淑出塞道释邸馆发爨方止工伎沟眼诡驳龟绳邯郸步杭子含胡汗青头白喝六呼幺环礁讙朱国霍濩迦陵毗伽浆粉角宿镌降开领空宇款陈鑛璞漏风掌鸾飘凤泊闵然蓦駮你老子槃木朽株盘石之安撇抗千层底七子镜权星日角龙庭生的米突饰中世祖手紧帅示双清水烟师贴平童幡通号屠各枉矫过激僞从宪矩霄岭谢暑心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