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弄具的意思、弄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弄具的解釋

戲具。指各種博戲之具。《晉書·禮志下》:“ 元帝 又詔罷三日弄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弄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兒童玩具的統稱

指供孩童玩耍的器物,即現代漢語中的"玩具"。該詞在唐宋文獻中常見,反映了古代對兒童娛樂活動的記載。

例證:

《新唐書·李泌傳》載唐玄宗召見幼年李泌時,"方與燕國公張說觀棋,因使說試其能。說請賦'方圓動靜',泌曰:'願聞其略。'說曰:'方如棋局,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泌即答:'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說賀帝得奇童,帝大悅,賜束帛,敕其家曰:'善視養之。'其後命遊宮苑,嘗坐于帝膝,以弄具賜之。"此處"弄具"即指宮廷賞賜的玩具。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第123頁。


二、古代對性器的隱稱

在部分醫學或筆記小說中作為隱語使用,指男女性器官。此用法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現代漢語已罕用。

例證:

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七回有"醫者問其病源,乃為弄具所傷"的記述,此處借指生殖器。

來源: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095頁。


詞義演變說明

"弄"字本義為"把玩"(《說文解字·廾部》:"弄,玩也。"),"具"指器物,故本義側重玩耍器具。第二義項屬特定語境下的引申,需注意古今語義差異。現代漢語中,"玩具"已完全替代第一義項,第二義項僅存于古籍研究領域。

來源:

王力《古代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421頁。

網絡擴展解釋

“弄具”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古代博戲用具,即各類博弈遊戲所需的器具。該詞最早見于《晉書·禮志下》,記載晉元帝曾下诏廢除持續三日的博戲活動("诏罷三日弄具"),說明其與古代娛樂活動密切相關。

  2. 詞源考證
    結構上為并列式合成詞:"弄"指把玩、操作,"具"指器具。這種組合反映了古代對遊戲器具的統稱,類似現代"棋牌用具"的概念。

  3. 語義延伸
    有觀點認為該詞可引申為對瑣碎事物的過度關注(),但這種解釋僅見于個别現代詞典,未見于古籍記載,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擴展解讀。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古代娛樂規制,如《晉書》記載的帝王禁止過度博戲的政令,側面反映當時社會對娛樂活動的管理态度。

建議:若需研究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晉書》及《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襃歎骲頭蟬清扯巴逞辭逞妍鬭色吹脣啖龁丹躁丁書東歸範疇匪伊朝夕風輕雲浄蜂腰猿背賦鵩人诰誓高枝瓜戚股金含納黃垩花哨輝爛貨遺胡說八道檢正官解豁解運金齒盡法金婚緊忙絶手肯闆老舍老着臉皮略迹原心孿生子露香描詩敏贍莫斯科大學南北朝内寺蟠屈蓬頭曆齒披蓑仆馬清笳羣從人壽年豐少年兒童石耜叔丈人溏泺溫良恭儉讓相憎弦外之音邂逅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