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求親的意思、求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求親的解釋

[seek a marriage alliance] 請求結為姻親

詳細解釋

請求結為姻親。多用于男家向女家。 唐 杜甫 《近聞》詩:“似聞 贊普 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奉 周公 言,命着我到 任二公 家求親。”《西遊記》第五四回:“太師躬身道:‘臣奉我王意旨,特來求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大人放心,司官總有法子説得他服服帖帖的求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求親”是漢語詞彙,指男女一方的家庭向對方的家庭請求結為姻親,多見于傳統婚俗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定義
    指通過正式渠道(如家庭或媒人)向對方家庭提出締結婚姻的請求。多用于男方向女方家庭提親,部分語境下也可指女方主動提親。

  2. 延伸特點

    • 形式:需攜帶禮物或嫁妝以表誠意。
    • 目的:建立姻親關系,相當于現代“求婚”或“提親”。

二、應用場景

  1. 文學典籍中的用例

    • 《三國演義》提到“求親于布”,指呂布一方提出聯姻。
    • 《紅樓夢》中李衙内派人“求娶金哥”,體現古代婚姻流程。
  2. 現代用法
    在部分傳統習俗保留的地區,“求親”仍指男方家庭正式提親,需媒人牽線并商議婚嫁細節。


三、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婚俗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求親

求親是指某人向對方提出婚姻請求或婚姻聯姻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求(拆分部首:水,筆畫:7)
親(拆分部首:立,筆畫:7)
來源:
據古代文獻記載,求親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相傳當時的大臣魏征為了将自己的兒子與唐玄宗的女兒聯姻,特地給朝廷上表請求。這就是最早的求親記錄,而後人便沿用這一詞彙來形容婚姻的請求。

繁體

求親(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求親的字寫作「儔親」。其中的「儔」指同輩或同等的人,「親」表示婚姻或親屬的關系。

例句

1. 他向她求親了,希望能與她共度一生。
2. 她正在考慮他的求親請求,還未做出決定。

組詞

親情、親手、親密、親切、親吻

近義詞

求婚、求婚聯姻、求婚行動

反義詞

拒絕、否決、離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