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嚴厲周密。《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時 雍丘王 植 怨於不齒,藩國至親,法禁峻密,故 阜 又陳九族之義焉。”《晉書·後妃傳上·惠羊皇後》:“ 羊庶人 門戶殘破,廢放空宮,門禁峻密,無緣得與姦人搆亂。”
(2).指苛細。《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八年》:“ 太祖 入主中原,患前代律令峻密,命三公郎 王德 删定,務從簡易。”
“峻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
兩種含義均源自古典文獻,但現代使用中更偏向第一種自然景觀的描述,第二種則多見于曆史研究或特定語境。
《峻密》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峻嶺和茂密的樹木。它形容山勢陡峭、高聳入雲,同時也描繪了茂密的植被景象。
《峻密》的部首是山(山字旁)和木(木字旁),可以根據這兩個部首拆分音節。它的讀音是juàn mì,其中“峻”(juàn)的拼音是juàn,有8畫;“密”(mì)的拼音是mì,有11畫。
《峻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常用于描述山巒和森林的景色。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峻密」。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峻密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古人喜歡運用草書風格書寫漢字,所以字形可能會有些變化,但整體的意思和構造基本保持不變。
1. 山谷間的小徑兩旁種滿了峻密的松樹。
2. 登上峻嶺,可以一覽無遺的壯麗景色無比動人。
3. 整個森林被峻密的植被所覆蓋,一片綠意盎然。
組詞:峻山、茂密、峭壁、蔥郁
近義詞:陡峭、高聳、繁茂
反義詞:平坦、稀疏、貧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