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贓的意思、倒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贓的解釋

索回受賄或盜竊得來的財物。《焚書·唐貴梅傳》引 明 楊慎 《孝烈婦唐貴梅傳》:“姑曰:‘婦在,吾猶有望;婦死,商人必倒贜。吾是以哭,非哭惡奴也。’”《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店主人道:‘ 雲南 來是尋人的,不是倒贜的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倒贓”的詞義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倒贓”指通過追讨、索回等方式取回因受賄、盜竊等非法行為所得的財物。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明清小說或法律文書語境中。例如《二刻拍案驚奇》提到「雲南來是尋人的,不是倒贓的麼?」即指追索贓物的行為。

  2. 詞義結構

    • 「倒」:此處意為“追讨”“索回”,與常見“傾倒”義不同。
    • 「贓」:指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財物,如受賄、盜竊所得。
      組合後強調通過特定手段(如訴訟、追查)取回贓物。
  3. 發音與用法
    拼音為dǎo zāng(部分文獻标注為dào zāng),作動詞使用,常見搭配如「倒贓的商人」「倒贓官司」。明代楊慎《孝烈婦唐貴梅傳》中「商人必倒贜」即描述商人通過訴訟追回贓款。

  4. 延伸辨析
    需注意與「退贓」的區别:

    • 倒贓:主動追索贓物(主體多為受害者或執法者)。
    • 退贓:被動退還贓物(主體多為犯罪者)。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辭海》獲取更系統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贓》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它主要用來形容某人把偷竊、盜竊來的財物放到他人身上,以逃避法律的追究。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倒贓》這個詞的偏旁部首是⺨(走),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倒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見于《資治通鑒》這本曆史著作。 繁體:《倒贓》這個詞的繁體字是「倒贓」。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倒贓」是用「倒」字和「贓」字組合而成。 例句:他被判定為倒贓犯,将會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 組詞:倒贓犯、倒贓行為、倒贓罪 近義詞:賊贓、挪竊、掩飾贓物 反義詞:歸還、自首、坦白交待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