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人的意思、兼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人的解釋

[gigantic] 超過别人;一人頂兩人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兼人之能

詳細解釋

(1).勝過他人;能力倍于他人。《論語·先進》:“ 求 也退,故進之; 由 也兼人,故退之。” 朱熹 集注:“兼人,謂勝人也。”《漢書·韓信傳》:“受辱於跨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唐 韓愈 《韓滂墓志銘》:“ 滂 清明遜悌以敏,讀書倍文,功力兼人。” 章炳麟 《焦達峰傳》:“持論剛斷,不苟言,競走蹴鞠皆兼人,校中戲呼之曰 譚唐 。”

(2).謂兼并别國。《荀子·議兵》:“凡兼人者有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兼人"是一個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保留在成語或特定語境中。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一個人的能力、膽識或勇力抵得上兩個人,形容人超乎常人、勇猛過人或能力出衆。據權威辭書記載,"兼人"意為勝過他人,能力倍于常人。

二、典故與用法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儒家經典《論語·先進篇》。孔子評價弟子子路時提到:"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勇猛過人,因此需要約束他)。此處"兼人"即形容子路膽識、勇力遠超常人。後世沿用此義,如"兼人之勇"形容非凡的勇氣。

三、現代用法與固定搭配 現代漢語中,"兼人"主要保留在成語"兼人之勇"中,強調勇氣或能力超群。例如:"他素有兼人之勇,面對危機毫不退縮。" 單獨使用"兼人"的情況較少見,多用于書面語或仿古表達。

四、語義辨析 需注意與形近詞"兼"(同時涉及多個方面)的區别。"兼人"強調能力的倍數關系,而非簡單的"兼顧"。其核心在于突出個體能力相對于普通标準的成倍優勢。


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及《論語》經典注疏。具體可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634頁,或中華書局《論語譯注》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兼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能力超過他人或一人承擔多人的事務

  1. 基本釋義
    表示個人能力出衆,可抵得上多人,或行動力、效率遠勝于常人。例如《論語·先進》中提到“由也兼人,故退之”,朱熹注釋為“兼人,謂勝人也”。
    引申為“膽識、勇氣過人”,如《漢書·韓信傳》中“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2. 用法與示例

    • 唐代韓愈曾用“功力兼人”形容韓滂的讀書能力()。
    • 近代章炳麟在《焦達峰傳》中以“競走蹴鞠皆兼人”描述其運動才能()。

二、指兼并他國或勢力

  1. 曆史政治語境
    在戰國文獻中,“兼人”特指通過武力、德行或財富手段吞并他國。如《荀子·議兵》提出“凡兼人者有三術: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

“兼人”既可形容個人能力超群,也可指代國家層面的兼并行為,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其核心均圍繞“超越”或“覆蓋”的語義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

闆刀備件補鼇草鞋親臣屬搐鼻蕩産大氣層打中得鹿彫涸蝶黛凍雨耳目長煩渴焚風副乘浮出水面高奇鼓逗故法寒蹇悍強黑樓子話不相投隳圮會向貨本活棋建築解剝結繩劫數難逃即墨牛鲸飲景緻勒銘蟊疾迷蹤拳破敝茜裙淺學三突出升華盛氣淩人師矩順制說不響碩大松茂竹苞歲漕太陰草榻然天地誅戮條紋通工易事暡叆鮮色憲掾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