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棒槌的意思、棒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棒槌的解釋

[battledore;wooden club used to beat clothes in washing] 洗衣或弄平衣服用的木杵或短棒

詳細解釋

(1).捶打用的木棒。《金6*6*梅詞話》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趕着打出來。” 清 李漁 《巧團圓·詞源》:“取出泥人、土馬、棒槌、鑼鼓、刀鎗、旗幟等物。” 楊朔 《赤道雪》:“有一種樹不長葉兒,滿樹是棒槌模樣的玩意兒,齊嶄嶄地朝上豎着。”

(2).方言。指玉米穗。《中國民間故事選·棒槌姑娘》:“再擡頭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頂着一團火紅的棒槌籽兒,一動不動的長在那裡。”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棒槌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棒槌”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洗衣工具
    指捶打衣物用的木棒,通常為木制,長約二尺,一端較粗便于槌衣,另一端較細便于手握。這種工具在民間漿洗衣物時廣泛使用,因地域和民族差異,形狀可能略有不同。

二、方言及引申義

  1. 形容人“外行”或“愚鈍”
    在口語中,“棒槌”常用來形容人頭腦簡單、不明事理,甚至帶有貶義。例如:

    • 北京方言:指人“愚蠢無知”或處理事情水平低。
    • 戲劇界術語:指外行或缺乏專業能力的人。
    • 部分地區(如陝西):直接等同于“傻子”“笨蛋”。
  2. 代指特定事物

    • 山東方言:指玉米(如“棒子”)。
    • 長白山區:指人參。

三、其他用法

  1. 植物名稱
    一種生長在濕地中的植物,果實呈金紅色長圓柱形,形似火腿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棒槌,意思:棒槌是指一種工具,通常用于敲擊或擊打物體,使其發出聲音或産生某種效果。棒槌也常用作比喻,表示某人或某件事物具有出衆的能力或優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棒槌的拆分部首為木字旁和木字頭,共有9畫。 來源與繁體:棒槌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形狀象征一條木棍,用來打擊物體的工具。在繁體字中,棒槌的寫法繁瑣,包括更多的筆畫,但意思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棒槌的寫法并非完全相同。然而,隨着文字的演變和規範化,現代漢字寫法得到了統一。 例句:他揮起棒槌猛擊釘子。這個課程正是他事業成功的棒槌。 組詞:木棒、擊棒、鼓棒、槌子 近義詞:錘子、敲打器具 反義詞:柔軟、脆弱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