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閒釁 ”。
“閑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根據權威資料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文獻出處:
字形辨析:
現代使用提示: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寫作中推薦使用“伺機”“乘虛而入”等白話表述。
閑舋(xián jīn)是一個包含兩個字的詞語,用來形容某人對閑散、休息或慵懶的态度。
閑舋這個詞的第一個字“閑”包含有“門”部首,由7個筆畫組成。而第二個字“舋”包含有“舛”部首,由9個筆畫組成。
閑舋是一個漢語詞語,來源于古代。在繁體字中,閑舋可以寫作“閒舋”。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閑舋可以寫作“閒襟”,其中“襟”指的是衣襟,用來表示悠閑、寬松的狀态。
1. 他整天無所事事,過着閑舋的生活。
2. 在鄉村,人們喜歡閑舋地度過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1. 閑適:形容生活悠閑、輕松。
2. 閑暇:指空閑的時間或休息的機會。
3. 閑聊:指隨便談論無關緊要的話題。
1. 悠閑:形容心境寬松、無憂無慮。
2. 懶散:指沒有精神、懶懶散散的狀态。
1. 忙碌:指事務繁忙,無暇閑情。
2. 緊張:形容心情緊張而忙碌,無法輕松休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