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含情。 南朝 宋 鮑照 《中興歌》之四:“美人掩輕扇,含思歌春風。” 宋 蘇轼 《九日湖上尋周李二君》詩:“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脈脈。”
(2).猶含意。 宋 蘇轼 《陌上花三首》引言:“ 吳 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
“含思”是一個古典文學中常見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思”本義為思考、想念(如《說文解字》中“思,容也”,指思維活動)。因此“含思”不僅包含情感,也可能暗指未表達的思考或念頭。
如今“含思”較少出現在日常語言中,多見于文學賞析或仿古創作,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情”或“意”。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古籍詩詞用例(如鮑照、蘇轼作品)或漢字解析資料。
《含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包含思考、思索的意思。它可以指一個人内心深思熟慮,用心推敲的狀态,也可以指一個作品或者言論中帶有深層意義、引發思考的内容。
《含思》這個詞的部首是“口”,共有7個筆畫。
《含思》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論衡·資治通鑒》中,後來成為了一個常見的詞語。
《含思》的繁體字為「含思」。
古時候,《含思》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我們使用的寫法是“含思”,即“口”在上面,下面是“心”。這種寫法形象地展示了思考的過程,思考源于内心。
1. 他的眼神中透露着含思,顯得非常專注。
2. 這篇文章很有深度,充滿了含思之處,讀起來讓人頗有共鳴。
1. 深思熟慮
2. 深思痛慮
3. 思索
4. 思考
5. 思維
1. 内涵
2. 深意
3. 意味深長
4. 哲思
5. 豐富思想
1. 浮躁
2. 膚淺
3. 輕浮
4. 表面
5. 淺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