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否隔的意思、否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否隔的解釋

亦作“ 否鬲 ”。隔絕不通。《漢書·薛宣傳》:“夫人道不通,則陰陽否鬲。” 顔師古 注:“否,閉也,音皮鄙反。鬲與隔同。”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君臣失序,上下否隔,亂亡不恤,将何以治乎?”《明史·光宗紀贊》:“綱紀廢弛,君臣否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否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言或學術語境。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1. 拼音:存在兩種常見标注

    • pǐ gé( ):根據《漢書》注音“皮鄙反”及《漢語大詞典》标注
    • fǒu gé():現代常見誤讀,需結合語境判斷
  2. 釋義:
    指“隔絕不通”,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阻塞或自然秩序失衡,如君臣疏離、天地陰陽失調等( )。


二、古籍出處與例句

  1. 《漢書·薛宣傳》:
    “夫人道不通,則陰陽否鬲(隔)。” ——強調社會關系對自然的影響()。

  2. 《後漢書·諒輔傳》:
    “天地否隔,萬物焦枯。” ——形容自然界的隔絕狀态()。

  3. 《明史·光宗紀贊》:
    “綱紀廢弛,君臣否隔。” ——指君臣溝通斷裂()。


三、用法與延伸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特定學術領域。若需引用,建議優先采用pǐ gé讀音,并注意上下文的文言風格適配。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原文,可查閱《漢書》《貞觀政要》等文獻(來源: )。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否隔》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相關信息: 意思:《否隔》的意思是阻隔、分隔、隔絕的意思。它描述了兩個或多個物體之間存在一種物理或心理的隔離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否隔》的部首是⼥(女),它的總筆畫數是12。 來源:《否隔》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演變過程。 繁體:《否隔》的繁體字是「否隔」,即字形相對複雜,在現代漢字中并不常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否隔》的寫法也許有所不同,但當前主要使用的寫法是「否隔」。 例句:1.這堵高牆否隔了我們的視線。2.誤解和不信任否隔了他們之間的聯繫。 組詞:《否隔》作為一個詞語,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起來形成新的意義,比如「隔離」「分隔」「阻隔」等。 近義詞:與《否隔》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阻隔」「分隔」「隔離」等。 反義詞:與《否隔》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連接」「貼近」「合二為一」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