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芋的意思、凍芋的詳細解釋
凍芋的解釋
指芋艿。因成熟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稱。 唐 軒轅彌明 《石鼎聯句》:“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 宋 陸遊 《歲暮》詩:“凍芋濁醪邀裡巷,昏煙濕雪暗郊墟。”
詞語分解
- 凍的解釋 凍 (凍) ò 液體或含水分的東西遇冷凝結:凍結。凍害。凍餒。 湯汁凝成的膠體:魚凍。肉凍。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凍得慌。防凍。凍傷。凍瘡。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芋的解釋 芋 ù 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植培。地下有肉質的球莖,含澱粉很多,可供食用,亦可藥用。俗稱“芋奶”、“芋艿”、“芋頭”。 指“馬鈴薯”:洋芋。 指“甘薯”:山芋。 指“荸荠”:烏芋。 筆畫數:;
專業解析
凍芋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礎釋義
凍芋(dòng yù)指經冷凍處理的芋頭,或特指古代一種冰鎮芋泥制成的消暑食品。其核心含義包含:
- 字面義:冷凍保存的芋頭,常見于食材儲存方式。
- 引申義:唐宋時期流行的甜品,将蒸熟的芋頭搗泥後冰鎮食用,見于文人筆記。
二、文化背景與曆史記載
凍芋作為傳統飲食,常見于古籍記載:
- 《山家清供》(宋代林洪著)載:“芋熟搗泥,冰窖鎮之,號‘凍芋’。”描述其制法為蒸芋搗泥後冷藏,口感清涼甘軟,屬夏季雅食 。
- 《東京夢華錄》提及北宋汴京夜市有“冰雪凍芋”售賣,印證其作為市井小吃的普及性 。
三、現代應用與地域特色
當代方言及飲食文化中仍有延續:
- 閩南地區:保留“凍芋”稱呼,指芋頭糖水冷卻後凝成的凍狀甜品。
- 烹饪典籍:《中華傳統食品大全》将凍芋歸類為“古代冰食遺存”,強調其工藝與文化價值 。
參考資料:
- 林洪《山家清供·卷下》,中華書局點校本。
-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華傳統食品大全·甜品卷》,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凍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凍芋”指芋艿(即芋頭),因其成熟期較晚,常于冬季食用而得名。該詞主要用于古代詩文或文獻中,帶有一定的文學意象。
文學例證
-
唐詩引用
唐代軒轅彌明在《石鼎聯句》中寫道:“秋瓜未落蒂,凍芋強抽萌”,通過對比秋瓜與凍芋的生長狀态,突出冬季芋頭的生命力。
-
宋詩與詞作
- 陸遊《歲暮》詩雲:“凍芋濁醪邀裡巷,昏煙濕雪暗郊墟”,描繪冬日裡以凍芋和濁酒待客的鄉野場景。
- 程珌《沁園春》中“千丈長松,起人生意,凍芋寒瓜空滿畦”,則以凍芋象征田園生活的樸素。
其他說明
- 季節性特征:因芋頭耐寒且冬季存儲方便,成為古代冬季常見食物。
- 現代使用:該詞現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詩文賞析或方言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背景,可參考《全唐詩》《劍南詩稿》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盎司白榻嬖佞肸蝢波光鱗鱗愁恨除豁麤露挫鍼怠縱嫡派反經合道豐茂伏虎降龍負言給給宮庸國彜行齎居送黃塵清水瞷隙嘉膳精美絕倫九三鼎具言樂歲連耞離鴻嚜杘蔑賤排印龐厚槃曲貧孱貧遊謙托青銮輕焱青蠅染白取巧三代執金三龍祠燒香引了鬼來申讨受息宿疴索辨托裱土元微材韡萼偉節蓊茸橡皮泥夏蘖枭禽潇飒小學生西涼樂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