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裱的意思、托裱的詳細解釋
托裱的解釋
托背裝裱。《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先見正南窗戶上檻懸着一面大長的匾額,古宣托裱。”
詞語分解
- 托的解釋 托 ō 用手掌承着東西:兩手托着下巴。 陪襯,鋪墊:襯托。烘托。 承着器物的東西:托盤。 寄,暫放:托身;托迹(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以逃避世事)。 請别人代辦:委托。拜托。囑托。 借故推委或躲閃:
- 裱的解釋 裱 ǎ 用紙或絲織物把書、畫等襯托粘糊起來:裝裱。裱褙。裱貼。 用紙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牆壁或頂棚:裱糊。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托裱”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uō biǎo(注音:ㄊㄨㄛ ㄅㄧㄠˇ),指一種傳統裝裱工藝,主要用于書畫、古籍等修複與保護。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托裱的核心含義是“托褙裝裱”,即通過粘貼、加固等方式對書畫、紙張進行修複或裝裱,使其平整、耐久。具體分為兩層含義:
- “托”:指在作品背面加襯紙張,增強支撐力;
- “裱”:指用绫、絹等材料裝裱邊緣,提升美觀性。
2.應用場景
- 書畫裝裱:常見于傳統書畫作品的裝裱,如匾額、卷軸等。例如《兒女英雄傳》中提到“古宣托裱”的匾額,即用古宣紙托裱而成。
- 古籍修複:用于修補破損書頁,方法是用糨糊在書頁背面刷塗,再裱一層薄紙加固,最後裁切裝訂。
3.工藝特點
- 材料:多用宣紙、绫絹等傳統材料,強調與原作材質匹配。
- 原則:遵循“能補不托”的修複理念,盡量減少對原作的幹預。
4.例句與延伸
- 例句:“鏡片托裱後適于裝入鏡框懸挂。”(來源:查字典)
- 延伸:現代裝裱中,托裱技術也應用于照片、印刷品等,兼具保護與裝飾功能。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修複或書畫裝裱的具體步驟,可參考相關專業文獻或工藝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托裱
托裱是一個用于修複和保護字畫、照片等作品的手藝。
拆分部首和筆畫:扌(手部)+ 衣(衣服)+ 虍(虎)+ 裝(衣服)= 14畫
來源:《說文解字》中的釋義是“用衣服護身”的意思。在古代,托裱是指将貴重物品用布帛等包裹起來,以保護其完整和安全。
繁體:托裱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
例句:他以精湛的托裱技藝,保護了許多珍貴的字畫作品。
組詞:托運、裱褙
近義詞:裝裱、托盤
反義詞:破損、褪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