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蘖的意思、夏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蘖的解釋

樹木夏天新生的枝條。 唐 元稹 《虻》詩之三:“辛螫終非久,炎涼本遞興。秋風自天落,夏蘖與霜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夏蘖”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詞義
    指樹木在夏季新生的枝條。該詞常用于描述植物在高溫多雨季節自然生長的嫩枝,屬于較為古典的文學表達。

  2. 拼音與字形
    拼音為xià niè,繁體寫作“夏蘖”。

  3. 出處與例句
    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虻》詩之三:“秋風自天落,夏蘖與霜澄。” 這裡用“夏蘖”與“秋風”“霜”形成季節對比,暗喻自然更替的規律。

  4. 用法與語境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詩詞賞析中,強調植物在特定季節的生長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演變或更多詩句用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夏蘖》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夏天的新芽。它由“夏”和“蘖”兩個字組成。 “夏”字是一個常用偏旁部首,其部首是“日”,表示太陽。它的筆畫數目是4。這個字來源于象形,形狀上像太陽的光輝。繁體字寫作“夏”,發音為xià。 “蘖”字的部首是“艹”,表示植物。它的筆畫數目是15。這個字來源于會意,由“木”和“若”兩個字組成,表示木葉萌發的樣子。繁體字寫作“蘖”,發音為niè。 在古時候,寫作“夏伽”。字形上,夏字下面是個“伽”字,意為夏天時植物茂盛的樣子,也與蘖字的“若”相似。 例如,古人常常用“夏蘖”來描繪夏天樹木枝葉生長茂盛,富有生機的景象。同時也用“夏蘖”比喻新生事物的湧現。 與“夏蘖”相關的組詞有“夏天、夏日、蘖芽、夏季等。 與“夏蘖”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夏芽、夏苗、芽萌”等。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描述夏天生機盎然的植物。 與“夏蘖”意思相反的詞語比較難找到,因為“夏蘖”本身就是描述生機勃勃、茂盛繁榮的意象。 綜上所述,“夏蘖”指的是夏天的新芽,由“夏”和“蘖”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日”和“4”和“艹”和“15”。來源于象形和會意,古時候寫作“夏伽”。它可以用來形容夏天植物的茂盛生長,也可以用來比喻新生事物的湧現。其繁體字寫作“夏”和“蘖”。例如,“夏蘖芽茂盛,生機盎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