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irect line of descent]∶見“嫡系”
(2) [disciple taught by the mas-ter]∶得到傳授人親自傳授的一派(多指技術、武藝)
少林武術嫡派弟子
(1).指家族相傳的正支。《水浒傳》第二二回:“我隻聞江湖上人傳説 滄州 橫海郡 柴大官人 名字,説他是大 周 皇帝嫡派子孫。”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訓女》:“内有夫人 甄氏 ,乃 魏 朝 甄皇後 嫡派。”
(2).指學術、技藝等相傳的正宗。 明 徐用檢 《<仁山先生文集>序》:“ 仁山先生 蓋得之 何子恭 、 王會之 二先生之傳,而為 朱 學之嫡派也。”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今 興復 白雲觀 道人 王萊陽 ,乃其嫡派。”
“嫡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dí pài,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基本定義
指家族中由正妻所生的嫡系子孫,即合法繼承人或正統血脈。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柴進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孫”,強調其血統的正統性。
延伸用法
也可用于形容家族、宗族中地位最高的分支,如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中“甄皇後嫡派”即指嫡系後裔。
核心概念
指某一學派、技藝的正統繼承者或流派。例如明代學者徐用檢稱某人為“朱學之嫡派”,即強調其學術傳承的正宗性。
實際應用
常見于武術、藝術等領域,如“少林武術嫡派弟子”指直接師承創始人或核心傳承體系的傳人。
總結
“嫡派”既強調血緣或宗法上的正統性,也用于形容文化、技藝傳承的權威性,體現了對“合法性”和“正統地位”的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