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柱的意思、都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柱的解釋

[thick column] 粗大的柱子。都,大。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後漢書·張衡傳》

詳細解釋

漢 張衡 所制地動儀中央的銅柱。《後漢書·張衡傳》:“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製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參閱 王振铎 《介紹一千八百年前的張衡地震儀》《文物》1976年第12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柱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項重要機械構件,特指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中的核心部件。根據《後漢書·張衡傳》的權威記載,其含義與功能可歸納如下:

一、核心結構與功能

都柱是地動儀内部的中央立柱,其設計利用了力學中的“不穩定平衡”原理。該柱體上粗下細,垂直豎立于儀器底座中央,對震動極為敏感。當地震橫波傳來時,都柱因慣性作用向震源方向傾斜,觸發與之相連的杠杆裝置(“牙機”),最終使對應方位的龍口吐出銅丸。

二、詞源與定名依據

“都”字取“總領”“中樞”之義(《說文解字》:“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表明該立柱在儀器中的核心地位;“柱”即承重立柱(《營造法式》:“柱,屋之主也”)。二字組合精準體現了該構件在地動儀中作為核心傳動樞紐的功能特性。

三、科學價值佐證

現代複原實驗(如中國國家博物館1951年王振铎模型)證實:都柱的傾覆機制符合物理學原理。其約75厘米的高度與1:3的細長比設計,使其具備檢測裡氏4級以上地震的能力,印證了古籍中“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的記載。

文獻依據:

範晔《後漢書·張衡傳》(中華書局點校本):“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

該設計展現了公元132年中國在機械工程與地震監測領域的領先成就,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地震儀的鼻祖”(《中國科學技術史》卷三)。

網絡擴展解釋

“都柱”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建築結構中的含義

  1. 古建築中的中央立柱
    在秦漢時期的宮室遺址和崖墓中,“都柱”指廳堂平面中央單獨設置的一根粗大柱子。這種結構可能是原始社會穴居建築的遺風,具有支撐整個建築的核心作用。

  2. 張衡地動儀的核心部件
    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中央有一根銅制“都柱”,作為觸發地震監測機制的關鍵部件。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通過都柱的傾斜觸發機關,指示地震方向。


二、引申與比喻義

  1. 象征國家支柱
    在成語中,“都柱”可比喻支撐國家的重要人物或事物,如“京都之柱”,強調其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

  2. 文字釋義

    • “都”:此處取“大”或“總括”之意(如“通都大邑”)。
    • “柱”:指建築物中起支撐作用的構件,或引申為關鍵性事物。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張衡傳》或考古文獻中對秦漢建築的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鄙晻秉政部卒策事超登出邊出師有名賜環歹意導養大系大享冬至線反仄廢學風緊俘聝夫容廣廈萬間含靁鴻都門學黃冠魂出節疤結言暨羅女菁藻進谳矩式可勝枯裂悃忱龍身糜潰秘學奶聲奶氣年馑拟效平素拑馬绮才清塗青骹倛頭人不聊生仁洽晌午大錯善以為寶深閨申志畲田宋健太學生痛癏銅子兒望江樓違例線材铦利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