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結言的意思、結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結言的解釋

(1).用言辭訂約。《公羊傳·桓公三年》:“古者不盟,結言而退。”《楚辭·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 蹇脩 以為理。”《後漢書·獨行傳·範式》:“二年之别,千裡結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南朝 宋 顔延之 《秋胡詩》:“自昔枉光塵,結言固終始。”

(2).謂連綴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

(3).指文辭的結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叙事如傳,結言摹詩,促節四言,鮮有緩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結言是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結"本義為用線繩打扣,《說文解字》釋為"締也","言"指語言表達。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時,可理解為"締結語言契約",指通過口頭約定建立盟約關系。這種用法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申之以盟誓,重之以結言",特指古代諸侯間的政治盟約。

二、文學應用 在文章學範疇,結言指作品的收束段落,承擔着總結主旨、升華意境的功能。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章句》強調"啟行之辭,逆萌中篇之意;絕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其中"絕筆之言"即指結言的承前啟後作用。典型範例可見範仲淹《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收尾警句。

三、語言演變 現代漢語中,該詞衍生出"結論性陳述"的引申義。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結束語,總結性的話語",常用于學術論文、演講等正式文本的收尾部分。這種用法強調邏輯歸納與觀點凝練,如學術論文的結論章節常以"綜上所述"作為結言引導詞。

網絡擴展解釋

“結言”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以下是幾種可能的解釋方向:

  1. 字面拆解
    “結”有結束、總結之意,“言”指話語或文字。組合後可理解為總結性的話語,類似于“結語”“後記”,常見于書籍末尾的總結段落。

  2. 可能的輸入誤差
    • 若原詞為“結緣”,則指建立緣分(如“因茶結緣”);
    • 若為“緒言”,則等同于書籍開篇的“前言”或“引言”。

  3. 特殊語境用法
    少數文獻可能将“結言”作為自創術語,例如在學術論文中表示結論與引言的綜合體,但需具體上下文确認。

建議提供更多使用場景或檢查詞彙準确性,以便進一步解析。若涉及專業領域,可補充相關文本片段輔助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埃昏礙嶮擺隊阪泉師貶甘襞績敝俗偪真踣傹闡提傳達詞章麤悴大分誕虛東舟多邊貿易掆鼓鼓洽黑绶懷挾恢富迦堅茶寒極觀靜定錦纨廓充泠綸鹿粝羅布鹿皮翁滅鼠麋脯女中堯舜盤駁狉狉辟啟千古一帝麴監羣萌仁道容蓋三六九比勢時義獸窮則齧水火之中菽水厮觑死頭頌石肅和韬含苕遞跳嬉惟垣卧魚無策相等香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