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望江樓的意思、望江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望江樓的解釋

古迹名。為 唐 薛濤 流寓 成都 時的故居,在 成都市 東 錦江 南岸,已辟為 望江樓公園 。有 崇麗閣 、 濯錦樓 、 吟詩樓 、 薛濤井 等勝景,附近有 薛濤 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望江樓作為漢語專有名詞,具有三層核心含義,其釋義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字面釋義與詞源

  1. “望”:動詞,意為“向遠處看”(《說文解字》),引申為登高遠眺、寄托情思。
  2. “江”:特指大型河流,如長江、錦江等,象征流動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脈絡(《康熙字典》)。
  3. “樓”:多層建築,古代多建于水岸高地,兼具觀景與防禦功能(《中國古代建築辭典》)。

    組合義:指臨江而建、可供憑欄遠眺江河景色的樓閣建築。


二、實體建築指代(以成都望江樓為例)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南岸,毗鄰九眼橋(《成都府志》)。

曆史淵源:始建于清代,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初名“崇麗閣”,後因功能得名“望江樓”(《四川通史》)。

建築特征:


三、文學意象與文化象征

  1. 詩歌意象:
    • 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暗合登樓望江的蒼茫意境(《杜工部集》)。
    • 薛濤《江樓望鄉》“碧江應自繞青城,不見鄉書雁字橫”以江樓寄托羁旅愁思(《全唐詩》)。
  2. 文化符號:
    • 象征文人雅士憑欄懷古、感時傷逝的情感載體(《中國古典文學意象研究》);
    • 衍生“望江樓長聯”(清代鐘雲舫撰),以206字濃縮巴蜀曆史地理,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巴蜀文化志》)。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
  2. 張廷玉《康熙字典》(清代官修)
  3. 劉敦桢《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 嘉慶《四川通志》(清代地方志)
  5. 彭遵泗《蜀碧》(清代四川史料)
  6. 仇兆鳌《杜詩詳注》(中華書局)
  7. 陳文華《唐代女詩人薛濤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8.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9. 譚繼和《巴蜀文化辨思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望江樓”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文化、建築和文學等多角度綜合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成都望江樓公園内的古迹建築群,始建于清代,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該建築群包括崇麗閣(主體建築,高27.9米,全木結構)、濯錦樓、吟詩樓等,位于成都東門外錦江南岸,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曆史淵源

  1. 唐代關聯:相傳為薛濤流寓成都時的故居舊址,現存薛濤井、薛濤墓等遺迹。
  2. 修建背景: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為振興文風,在明代回瀾塔舊址上重建,取左思《蜀都賦》“既麗且崇”之意命名“崇麗閣”,民間習稱望江樓。

三、文化象征

  1. 地理标志:臨江而建,是成都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性建築,古代曾為水運碼頭,文人雅士送别聚會之地。
  2. 文學意象:在詩詞中常作為登高望遠的意象,如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四、延伸含義

  1. 泛指江邊樓閣:部分語境中可指代其他臨江高樓,如湖北宜城望江樓(南北朝始建)、黑龍江齊齊哈爾望江樓(朱德題名)。
  2. 語言争議:存在“望江/樓”與“望/江樓”的斷句讨論,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若需了解成都望江樓的具體遊覽信息,可參考成都市文旅局官網(來源含、9、12)。

别人正在浏覽...

八寸策白駒空谷飙發電舉邠風才質殘寒蠶作赤霄痤疽撢稽倒暈遁叛敦慎發煙彈扞馬革鞮公賬乖緻紅氍毹鴻顯夾袍鯚花錦被花巾車緝諧局僚駿整劇評颣節六極流雲小詩履道旅燕慢闆夢蕉摩撫拗律陪位盆景钤口鞋兒其餘拳捷屈屈颾颾上緊山齋勝狀恕矜台所踏莎行跳門限體理同邑望海台王梁晩末唯利是求銷刻蟹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