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線的意思、冬至線的詳細解釋
冬至線的解釋
即南回歸線。南緯23°27'的緯線。
詞語分解
- 冬的解釋 冬 (③鼕) ō 一年中的第四季:冬季(農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 姓。 象聲詞,敲鼓聲:戰鼓冬冬。 夏 筆畫數:; 部首:夂;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冬至線是一個地理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冬至線即南回歸線,指地球表面南緯23°26'的緯線。它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半球的最南界限,每年冬至日(約公曆12月21-23日),太陽直射此線,此時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地理意義
- 晝夜變化:冬至日北半球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少,北極圈内出現極夜現象,而南半球則處于盛夏。
- 氣候影響:該線是熱帶與南溫帶的分界線,對地球氣候帶劃分和季節變化有重要影響。
擴展說明
- 名稱由來:因太陽在冬至日直射此線得名,對應的北回歸線(夏至線)則是太陽夏至直射的位置。
- 文化關聯:中國古代通過觀測冬至線制定了二十四節氣,冬至曾是周代新年元旦。
其他含義
《冬至線》也是一本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天宮雁,内容與青春期成長相關。
如需更完整的緯度計算或節氣相關知識,可參考地理教材或天文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冬至線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距離南半球最遠的日子。冬至線是南北半球的天文界線,也即南半球的太陽直射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冖 - 字頭部首
- 筆畫數:10畫
來源:
冬至線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中文古籍,具體的出處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繁體:
冬至線(冬至線),可以以繁體字書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冬至線這個詞的表達方式可能有所差異,需要專業人士進行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例句:
1. 南半球的冬至線是北半球的夏至線。
2. 冬至線的位置會隨着地球公轉而略有變化。
組詞:
冬至、線
近義詞:
南餐(指南半球)、南極圈
反義詞:
夏至線(指北半球的冬至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