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娥皇 、 女英 的并稱。相傳為 帝堯 二女, 帝舜 之二妃。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 娥 英 任 姒 不以蠶織為首稱, 湯 武 漢高 不以細行招近譽。”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臣聞 堯 有 娥 英 ,緻九族之敦序。” 元 汪克寬 《題道士張湛然彈琴詩卷》詩:“ 娥 英 泣灑 湘 筠斑,遷客相逢話羈旅。”參見“ 娥皇 ”、“ 女英 ”。
(2).女官名。《北史·後妃傳序》:“ 後主 ( 高緯 )既立二後,昭儀以下皆倍其數。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北史·後妃傳下·齊後主馮淑妃》:“ 後主 以 李祖欽 女為左昭儀,進為左娥英。 裴氏 為右娥英。娥英者,兼取 舜 妃 娥皇 、 女英 名, 陽休之 所制。”
“娥英”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
一、曆史人物并稱
指娥皇與女英兩位傳說人物,她們是帝堯的女兒,後共同嫁給帝舜為妃。這一典故最早見于《史記》等古籍,晉代葛洪《抱樸子》中也有相關記載:“娥英任姒不以蠶織為首稱”,唐代張說碑文亦提及此典故。
二、古代官職名稱
北齊後主高緯時期設立的女官名,分“左娥英”和“右娥英”,地位相當于左右丞相。據《北史·後妃傳》記載,該官職名稱融合了娥皇、女英的典故,由陽休之制定。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娥英”偶爾用于女性名字,取“娥”的柔美意象與“英”的才華寓意(如傑出、花卉等含義)。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多保留在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