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有後言的意思、退有後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有後言的解釋

謂當面順從,背後有異議。《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孔 傳:“我違道,汝當以正義輔正我;無得面從我違,而退後有言我不可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從前受了主人的駡,無非逆來順受;此時受駡,就未免有點退有後言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退有後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當面順從答應,背後卻發表不同意見或非議的行為。常用于形容人表裡不一、陽奉陰違的态度。

二、出處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延伸說明

該成語強調行為與言論的矛盾性,隱含對誠信缺失的批判。現代語境中,可用于提醒人際溝通應坦誠,避免背後非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退有後言》的意思

《退有後言》是一個成語,意為退隱之人在退隱之後還有所言說或表達,表明雖然退隱了世俗,但仍有所思考和述說。

《退有後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退有後言》拆分為退、有、後、言四個字。它們的拆分部首分别為辵、⺍、⻌、言,筆畫數分别為3、3、11、7。

《退有後言》的來源

《退有後言》最早出現在唐代韓愈的《師說》中。韓愈通過這個成語表達了退隱者在退隱之後對社會治亂、風俗道德等問題的評論和表達的意思。

《退有後言》的繁體

《退有後言》的繁體字為「退有後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退有後言」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其意思和用法保持一緻。古代的書法風格和現代有所差異。

《退有後言》的例句

他雖然已經退隱山林,但《退有後言》,仍對社會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

組詞

退而不敗、有為而無、後知後覺、言而無信。

近義詞

人有悔言、辭官不言、居敬思言。

反義詞

退而不言、逃避現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