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腴的意思、道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腴的解釋

(1).某種學說、主張的精髓。《文選·班固<答賓戲>》:“慎修所志,守爾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李善 注:“ 項岱 曰:‘腴,道之美者也。’…… 桓譚 《答楊雄書》曰:‘ 子雲 勤味道腴者也。’” 南朝 齊 王融 《為竟陵王與隱士劉虬書》:“玉燭登年,金商在律,炎涼始貿,動靜惟安,勤味道腴,幸遵雅尚,豈不樂哉!” 唐 高彥休 《高阙史·薛氏子為左道所誤》:“二子則延入賓位,雅談奧論,深味道腴。” 清 姚鼐 《觀飛來峰入靈隱寺》詩:“長生固非願,遺物即道腴。”

(2).研讨玩味。 元 盧摯 《寄蕭征君惟鬥》詩:“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餘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腴”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道的精髓”或“精神滋養”。該詞由“道”與“腴”二字構成:“道”在先秦文獻中既指宇宙規律(如《道德經》所言“道法自然”),也指思想學說(如《論語》“吾道一以貫之”);“腴”本義為肥美肉質,《說文解字》釋作“腹下肥”,後引申為豐美滋養之物。二者結合後,“道腴”特指通過研習大道而獲得的精神養分。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答賓戲》中的表述“委命供己,味道之腴”,李善注《文選》時将其解為“道德之膏腴”,比喻思想學說的精華部分。唐代詩人劉禹錫在《遊桃源》中化用“道腴”形容修道者獲得的心靈滿足,宋代朱熹《近思錄》則用其強調理學修養對人格的滋養作用。

在具體語境中,“道腴”可呈現三重内涵:其一指代道家思想的精微義理(如《雲笈七籤》載“餐餌道腴,保神固根”);其二泛指學術思想的深層滋養(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稱“沉浸道腴,含英咀華”);其三引申為通過實踐體悟獲得的精神升華(如明代王陽明《傳習錄》主張“知行合一,方得道腴真味”)。

權威來源參考:

  1. 班固《漢書·叙傳》對“道腴”的原始用例
  2. 許慎《說文解字》對單字的訓诂解析
  3. 李善《文選注》的經學诠釋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理學闡釋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道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學說或主張的精髓

“道腴”指某種思想、學說的核心精華。例如:

2.研讨與體味

“道腴”也可表示對學問、道理的鑽研和玩味。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高阙史》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闆城渚口謗咎榜汰癟煞癟煞比方兵燧暢辨蟬翼紗承托車陀車軸漢除日祠祿竄命大凡大難不死,必有後祿調九鼎杜陵布衣杜默為詩多重人格翻山越嶺诽诋福祜芙蓉府該淹共硯席乖阙官親骨骾華東懷質抱真簡畢金星地鳝九重閨據此刻篆快闆浪廢略盡绺鬏露冕賣鬻逆常披荊平緩巧梅青雕畎疆铨品鸲鹆舞認賬詩節輸場殊奇四照惕懼握守象載相撞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