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娥英的意思、娥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娥英的解释

(1). 娥皇 、 女英 的并称。相传为 帝尧 二女, 帝舜 之二妃。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娥 英 任 姒 不以蚕织为首称, 汤 武 汉高 不以细行招近誉。”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臣闻 尧 有 娥 英 ,致九族之敦序。” 元 汪克宽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诗:“ 娥 英 泣洒 湘 筠斑,迁客相逢话羈旅。”参见“ 娥皇 ”、“ 女英 ”。

(2).女官名。《北史·后妃传序》:“ 后主 ( 高纬 )既立二后,昭仪以下皆倍其数。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 后主 以 李祖钦 女为左昭仪,进为左娥英。 裴氏 为右娥英。娥英者,兼取 舜 妃 娥皇 、 女英 名, 阳休之 所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娥英,汉语复合词,源自中国上古传说,由“娥皇”“女英”两位女性人物合称构成,具体释义如下:

  1. 词源与历史典故

    娥英指尧帝之女娥皇、女英姐妹,二人同嫁舜帝为妻。《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列女传·母仪传》进一步描述其“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慢”。后世以“娥英”代指贤德姊妹或并称杰出女性。

  2. 引申义与象征意义

    娥英被赋予忠贞、贤淑的文化象征。传说舜帝南巡病逝,娥皇、女英泣血成斑竹,最终投湘江殉情,演化为“湘妃”神话。《水经注·湘水》载:“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由此衍生“湘竹斑痕”“娥英泣竹”等文学意象。

  3. 语言使用与文学影响

    “娥英”常见于古典诗词,如元稹《奉和浙西大夫》中“娥英比色”形容女性容德兼备。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历史、文化领域,或作为女性名字,寄托对品德才貌的期许。

  4. 文化考证与学术争议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指出,娥英传说可能融合了上古母系社会遗存与父权制婚姻形态,其形象演变反映了先秦至汉代的伦理价值观。近年考古发现竹简文献中“二妃”记载,为研究该词汇的语义流变提供新证。

网络扩展解释

“娥英”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

一、历史人物并称
指娥皇与女英两位传说人物,她们是帝尧的女儿,后共同嫁给帝舜为妃。这一典故最早见于《史记》等古籍,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相关记载:“娥英任姒不以蚕织为首称”,唐代张说碑文亦提及此典故。

二、古代官职名称
北齐后主高纬时期设立的女官名,分“左娥英”和“右娥英”,地位相当于左右丞相。据《北史·后妃传》记载,该官职名称融合了娥皇、女英的典故,由阳休之制定。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娥英”偶尔用于女性名字,取“娥”的柔美意象与“英”的才华寓意(如杰出、花卉等含义)。但此用法较罕见,更多保留在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览...

哀悯白籍豹成文霸王卸甲编创厕所畅通馋涎欲滴嘲剧宠契黛漪电工学电视频道凋索顿利法印负金腹鳍好羞婚家互让稽古振今寄口机能进侑脸红脖子粗廉芒鍊性烈火烹油列徒陵季历世麦麸面子情儿醲醕剽薄屏蔽破折号千差万别牵彊岐梁七纬趋过麝芬畲田狮蛮宝带霜缣梳剃肃庄淌湘僮约凸面镜突起顽瞽完书温文吴剑雾集云合校试晞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