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孰的意思、惡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孰的解釋

猶惡稔。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姦 王莽 媮有神器,十有八年,罪成惡孰,天人緻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惡孰”在漢語詞彙系統中屬于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和《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1999)的釋義框架,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單字訓诂

  1. 惡(音wū):作疑問代詞時,相當于“何”“哪裡”,常見于《孟子·梁惠王上》的“天下惡乎定”句式,表示對事物本質的追問。
  2. 孰:本義為食物煮熟,假借作疑問代詞後,在《論語·公冶長》“孰謂微生高直”中,表示對人物或事件的質疑性指代。

二、複合結構 “惡孰”在《荀子·性惡》篇中出現過連用句式:“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今人之性...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争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将有師法之化...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該語境中“惡”表本質判斷,“孰”引出對比論證,構成哲學思辨的修辭結構。

三、訓诂學争議 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指出,類似複合疑問詞在秦漢典籍中存在訓釋分歧,建議參照鄭玄《三禮注》的“因文定義”原則進行解讀。現代學者王力在《古代漢語》中則主張此類結構應作短語分析,不宜視為固定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惡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詞義解析
    “惡孰”意為“猶惡稔”,即惡行積累到極點,罪孽深重。其中“惡”指惡劣、罪惡,“孰”通“熟”,表示成熟、積累到頂點。該詞常用于形容罪行已無可挽回,如中引用的漢蔡邕《光武濟陽宮碑》描述王莽“罪成惡孰”,即其惡行已至極緻,招緻天譴。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蔡邕的碑文,用于批判王莽篡權後的暴政(、)。後世多用于古文或曆史評價中,強調惡貫滿盈的狀态。

  3. 讀音與結構

    • 拼音:è shú(“惡”讀第四聲,“孰”為第二聲)。
    • 結構:“惡”為形容詞,“孰”為通假字,整體為偏正短語,表程度極深的惡行。
  4. 相關延伸
    “惡稔”與“惡孰”同義,均指惡行成熟。類似表達還有“惡貫滿盈”“罪不容誅”等,均用于描述罪行嚴重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光武濟陽宮碑》原文或漢代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分制白親白眚裁度乘風轉舵雠視詞署到臨豆華水爾朱防城港市廢朝奉貢鳳函苟異廣源公國家資本主義咍笑煥然一新還嘴會飯惠君獲辠绛紗系臂交給驚翔鋸沙括籍量定遼甯省淩衊禮職南牧拟規畫圓朋燕譬之虔恭青标榮公榮納如花似錦儒士喪榜上進省答魫冠神銳石榴酒受節霜信四亭八當堂口往天晚寒喂餓未名社巫媪詳允瞎說八道西京七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