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牧的意思、南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牧的解釋

(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數民族南侵。語本 漢 賈誼 《過秦論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偵諜不敢東窺,駝馬不敢南牧。”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胡馬辭南牧, 周 師罷北征。”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序》:“失此二者之機會,故令賊志益侈,再舉南牧,無所忌憚,遂有并吞華夏之心。”

(2).到南方去任州官。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序》:“右衛 沉侯 以冠世偉才,眷予以國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見贈五言。” 清 錢謙益 《次韻何慈公歲暮感事》之三:“硯澌凍合愁南牧,缾酒香濃念北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南牧”是一個具有曆史語境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北方少數民族南侵的隱喻
    源自漢代賈誼《過秦論》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字面指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放牧,實際暗喻其軍事入侵。例如:

    • 南朝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用“駝馬不敢南牧”形容邊疆安定;
    • 宋代李綱提到“再舉南牧”指外敵再次進犯中原。
  2. 到南方任職州官
    此義項使用較少,見于南朝謝朓《酬德賦序》中“予将南牧”,指赴南方擔任地方官。

二、引申與用法

參考資料

綜合多來源釋義,建議查閱《過秦論》及南朝相關碑文(參見、3、8)了解詳細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牧》這個詞的意思

《南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其中《南》指的是方位詞,表示方向向南;《牧》指的是動詞,表示放牧、飼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南牧》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南”和“牜”,其中“南”的部首是“⺣”(疣字旁),它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土地、農業等有關的意義。而“牜”是“牛”的旁部首,它表示與牛有關的意義。兩個字的總筆畫數是12。

來源

《南牧》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牧社會。在古代,飼養牲畜是一項重要的農業生産活動,南方地區的牧業也相對較發達,因此形成了《南牧》這個詞彙。

繁體

《南牧》的繁體字是「南牧」,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一些差異和變化。根據古代文字學研究,漢字“南”的古代寫法有時會以右邊旁部首“十”作為替代,形成類似于「⺢十」的寫法;而“牧”的古字常以右邊旁部首“攵”(攴字旁)加上下部首“牜”組成類似于「卄攵牜」的形狀寫法。

例句

1. 他們将牛羊帶到南方放牧,享受着溫暖的陽光。

2. 南牧區的農牧民以畜牧業為主要生計來源。

3. 在南方的牧場上,牧人們帶領着牛羊向着綠草地前進。

組詞

1. 南京(城市名,意為“南方的京都”)

2. 牧民(指從事牧業的民族或個人)

3. 南風(指從南方吹來的風)

近義詞

在表示“放牧”或“飼養”的意義上,與《南牧》近義的詞語包括:南放、南養。

反義詞

在表示“放牧”或“飼養”的意義上,與《南牧》反義的詞語是北耕,該詞指的是北方農業的耕種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