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裁定;裁斷。《周書·蘇綽傳》:“後 太祖 與僕射 周惠達 論事, 惠達 不能對,請出外議之。乃召 綽 ,告以其事, 綽 即為量定。”
(2).商定;酌定。 唐 孔穎達 《<禮記正義>序》:“恐獨見膚淺,不敢自專,謹與…… 魏王 參軍事臣 張權 等對共量定。”
“量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iàng dìng,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裁定與裁斷
指通過分析、判斷後作出決定,常用于事務處理或争議解決。例如《周書·蘇綽傳》記載:“綽即為量定”,體現對事務的裁決。這一含義強調權威性的判斷過程。
商定與酌定
表示通過商議或斟酌後确定結果,側重協商與調整。如唐代孔穎達在《禮記正義》序中提到與同僚“對共量定”,即通過讨論達成共識。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具體語境,可參考《周書》《禮記正義》等文獻來源。
《量定》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量(ㄌㄧㄤˋ)和定(ㄉㄧㄥˋ)兩個字組成。
量定的部首分别是量的量部和定的宀部,按照傳統筆畫順序,量定分别有7畫和8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早在古代就代表了"計算、衡量和決定"的意思。
在繁體中文中,量定的寫法與簡體中文基本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些不同,但量定的基本形狀并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一些細節的差異。
以下是幾個例句,展示了量定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
1. 他需要量定房間的尺寸,才能決定買哪個家具。
2. 你可以量定一下水的溫度嗎?
3. 這個測試的結果将會量定你的能力。
除了以上的例句,量定還可以與其他字結合成為組詞:
1. 量度:指對物體進行度量和測量。
2. 規定:指根據一定的标準或規則進行決定或界定。
3. 确定:指明确或确認某事或某物的狀态。
量定的反義詞可以是不量不定,即沒有進行測量和決定。
量定的近義詞可以是衡量、計算和決定,它們都與量定在意思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