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穿粗布衣服,懷中藏着寶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河上公 注:“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内。匿寶藏懷,不以示人也。” 三國 魏 曹操 《求賢令》:“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 渭 濱者乎?” 宋 司馬光 《乞以十科舉士劄子》:“寰宇至廣,俊彥如林,或以恬退滞淹,或以孤寒遺逸,被褐懷玉,豈能周知。” 清 錢謙益 《<孫子長詩>序》:“ 子長 被褐懷玉,不自矜重。”
被褐懷玉(pī hè huái y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字面指“身穿粗布衣服,懷抱美玉”(),其中:
比喻兩種情景():
倡導重視内在價值而非外在表象,強調“厚内薄外”的處世智慧()。
《被褐懷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身穿樸素的衣服,懷揣着卓越的才華或者寶貴的品質。它強調了内在的價值勝過外在的外觀。
《被褐懷玉》這個成語的部首拆分有三個部分:衣、玉、心。其中“衣”是它的主要部首,表示與衣服相關的意思。
根據《漢字筆畫表》,《被褐懷玉》總共有13個筆畫。
《被褐懷玉》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這本古代文獻中。其中,荀子說:“而有被褐懷玉者,不屑以腐衣賤寶者也。”這裡表示一個人即使身穿樸素的衣服,卻懷揣着卓越的才華或寶貴的品質。
在繁體中,被褐懷玉的寫法為「被褐懷玉」。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曾經有一種古文的寫法叫做“籀文”,使用了古人刻在竹簡上的文字,非常古老和特殊。而在籀文中,成語《被褐懷玉》的寫法為「被\\褐\\懷\\王」。
1. 他雖然身穿樸素的衣服,卻懷揣着卓越的才華,可謂是被褐懷玉。
2. 那位藝術家雖然生活簡樸,但是他内心懷有千般興趣和奇思妙想,真是個被褐懷玉的人。
- 褐衣:樸素的衣服。
- 懷玉:擁有卓越的才華或品質。
- 玉質:指玉石的品質。
近義詞:衣蔽其玉、貴在其質。
反義詞:衣冠楚楚、外強中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