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荊的意思、問荊的詳細解釋
問荊的解釋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很長,從根莖的節上長出直立的莖。春季長出的莖沒有分枝,頂端有筆頭狀的穗,嫩時*********;夏季長出的莖有分枝,綠色,有退化的葉片。利用孢子進行繁殖。
詞語分解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 荊的解釋 荊 ī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紫色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荊條。荊棘。披荊斬棘。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時楚國别稱:荊州。荊璞(喻美質
專業解析
問荊(學名:Equisetum arvense L.)是木賊科木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稱與形态特征、藥用價值密切相關。以下是基于植物學及傳統醫藥典籍的詳細釋義:
一、名稱釋義
- “問荊”詞源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此草有節,面糙澀。治木骨者,用之磋擦則光淨,猶雲木之賊也。”因莖具節且表面粗糙如砂紙,古人用于打磨木器,故稱“木賊”。其嫩枝形似馬尾,春季萌發時頂端生筆頭狀孢子囊穗,狀如“問天”,加之莖節易斷如荊條,遂得名“問荊”。
二、植物學特征
- 形态結構
- 莖:分地上莖與地下根狀莖。地上莖二型:
- 孢子莖:春季萌發,高10-30厘米,黃褐色,頂端生孢子囊穗,枯萎後生出綠色營養莖。
- 營養莖:輪生分枝6-15條,中空有節,節間具縱棱脊,表面粗糙含矽質。
- 葉:退化成鞘狀,緊包莖節基部。
- 繁殖:孢子繁殖為主,地下根莖蔓延力強。
三、藥用價值與典籍記載
- 傳統功效
《中華本草》載其性平、味苦,歸肺、肝經,功能利尿通淋、涼血止血、清肝明目。主治淋證(如小便澀痛)、崩漏、目赤翳障。
- 方劑應用:如《聖惠方》以問荊配槐角、荊芥穗治腸風下血。
- 現代研究
含問荊皂苷、黃酮類化合物及矽酸鹽,具抗炎、抗氧化作用,其矽質成分可促進骨痂形成。
四、生态分布與辨識
- 生境:喜濕耐寒,常見于河灘、田邊、林緣,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
- 近緣種區别
- 節節草(E. ramosissimum):分枝中空,無輪生小枝。
- 木賊(E. hyemale):不分枝,孢子莖與營養莖同型。
五、文化意涵
古人視其“問天”之姿為自然奇觀,清代《植物名實圖考》稱:“春時抽莖如簪,頂戴青螺,亭亭直上。”其名亦隱含“叩問自然”的哲學意象。
參考資料
-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部》
-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 鄭漢臣. 《藥用植物學》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網絡擴展解釋
“問荊”一詞有兩層含義,具體如下:
一、植物學定義(主要含義)
問荊(學名:Equisetum arvense)是木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 形态特征:根莖長,地上莖分兩種:春季莖無分枝,頂端有穗狀孢子囊,可食用;夏季莖有分枝,綠色且葉片退化。
- 繁殖方式:通過孢子繁殖,屬于隱花植物。
- 藥用價值:性味苦涼,歸肺、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止咳、利尿等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及淋病。
- 别名:又稱接續草、節節草、空心草等。
二、成語比喻(較少見)
“問荊”在特定語境下可比喻勇往直前、不畏困難,即“探問荊棘叢生之地”,但此用法較罕見,多見于文學化表達。
注:日常使用中,“問荊”主要指植物,尤其在中醫藥領域應用廣泛;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愛水傍顧巴歈箯筥秉節壁障補加不飲盜泉寀寮敞朗讒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誕謾登闉吊禮跌腳扮手恩波放焰口番薯飛蓋鳳牋風則粉題扶正黜邪哽結哥升節寡不敵衆顧後降尊纡貴交椅嘉日賈商荊凡竟世揩背魁能理亂靈狷牛酪泥絮噴勃篇業仆頓勤納七舍忍悖少學十四絃鼠遁鼠虎四明忝污挽袖位不期驕未合溫奧脗合誤缪香橘相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