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藍縷的意思、藍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藍縷的解釋

[worn-out dress; ragged; shabby] 破衣裳

詳細解釋

(1).破舊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舊。藍,通“ 襤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杜預 注:“篳路,柴車。藍縷,敝衣。” 唐 杜甫 《山寺》詩:“山僧衣藍縷,告訴棟梁摧。”《水浒傳》第六二回:“尚有一裡多路,隻見一人頭巾破碎,衣裳藍縷,看着 盧俊義 納頭便拜。” 康有為 《請禁婦女裹足劄》:“吾 中國 蓬蓽比戶,藍縷相望,加復鴉片重纏,乞丐接道,外人拍影傳笑,譏為野蠻久矣。”

(2).亦作“ 藍羅 ”。比喻學識淺陋。《新唐書·選舉志下》:“凡試判登科謂之‘入等’,甚拙者謂之‘藍縷’。”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厘革》:“國初因 隋 制,以吏部典選……其後官員不克,選人益衆,乃徵僻書隱義以試之,唯懼選人之能知也。遒麗者號為‘高等’,拙弱者號為‘藍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藍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1. 字面含義
    “藍縷”原指破舊的衣服,常用來形容衣衫褴褛的狀态。例如《左傳·宣公十二年》中的“筚路藍縷,以啟山林”,意為駕着柴車、穿着破衣開辟山林,形容創業艱辛。

  2. 通假關系

    • “藍”通“褴”(lán),指破舊衣物;
    • “縷”通“褛”(lǚ),表示衣服的殘破。
      因此,“藍縷”與“褴褛”為同義詞,均指衣物破爛。

二、引申意義

  1. 象征創業艱辛
    在成語“筚路藍縷”中,它被引申為形容開拓事業的艱難,強調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困苦。例如:“新中國的建設者們筚路藍縷,開創了工業新時代”。

  2. 其他用法
    唐代文獻中,“藍縷”偶被比喻為“學識淺陋”(如《新唐書》),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左傳》《新唐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4、9)。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藍縷的意思

藍縷(lán lǚ)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種特殊的顔色。在現代漢語中,藍縷常用來形容天空、海洋等物體的顔色,通常指的是一種深藍色或青藍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藍縷的部首是艸(草字頭),由“艹”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為“四”。

藍的拼音是lán,縷的拼音是lǚ。

藍的筆畫數為11畫,縷的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藍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逸周書·大誓》:“惟帝其缯系纓結,藍縷大典。”意思是指皇帝纏繞上帝之典禮。後來,藍縷逐漸演變為形容顔色的詞語。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藍縷的寫法為藍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藍的原始寫法是“藍”,縷的原始寫法是“縷”。與現代寫法相比,古代的寫法結構更為複雜。

例句

1. 海的顔色是湛藍的藍縷。

2. 他的眼睛有一種深邃的藍縷。

組詞

藍縷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一些常見的詞語,如藍縷染、藍縷天、藍縷夢等。

近義詞

藍縷的近義詞有藍色、青藍、湛藍等。

反義詞

藍縷的反義詞有紅色、黃色等表示鮮豔和明亮的顔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