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告的意思、披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告的解釋

猶陳述。 唐 裴铏 《傳奇·韋自東》:“某有衷懇,欲披告於長者,可乎?”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三折:“怎得個清耿耿的官員廝撞著,劈頭兒把寃情披告,告他将父親殺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ī gào,其核心含義為陳述,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向他人詳細訴說衷情或冤屈。以下是具體解析:


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詳細地陳述、訴說,尤其用于表達内心的懇切或冤情。例如:

    • 唐代裴铏《傳奇·韋自東》中:“某有衷懇,欲披告於長者,可乎?”(我有一件懇切的事,想向您陳述,可以嗎?)
    • 元代雜劇《馮玉蘭》第三折:“劈頭兒把冤情披告。”(直接陳述冤情。)
  2. 詞源與結構

    • 披:本義為“打開、披露”,引申為“坦露、陳述”;
    • 告:意為“訴說、告知”。
      二字組合強調“坦露内心所想并詳細告知”。

使用場景


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注意

提到“披告”有“公開宣布”的成語含義,但此釋義未見于其他權威來源,可能為誤讀或引申義,建議以“陳述”為主流解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告

《披告》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其中第一個字“披”是一個動詞,表示将東西蓋在身上,使其遮掩;第二個字“告”是一個名詞,表示将信息、消息傳達給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告》的第一個字“披”的部首是扌,總共有8畫;第二個字“告”的部首是口,總共有7畫。

來源和繁體

《披告》是漢字詞彙,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中,“披告”這個詞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一些差異。然而,《披告》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與現在基本保持一緻,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1. 他披告着傘,走過了整個廣場。

2. 律師已經披告了關于案件的最新情況。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告知、披露、披閱。

近義詞:傳達、宣布、通知。

反義詞:隱瞞、保密、不告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