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監督膳食制作的官員。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楚惠王 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問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譴而行其誅乎,則庖宰、食監法皆當死,心又不忍也。’”
(2). 漢 代陵園所設官名。掌晦望時節祭祀。《漢官·先帝陵》:“每陵食監一人,秩六百石;監丞五人,三百石;中黃門八人,從官二人。”《後漢書·百官志二》“掌望晦時節祭祀” 南朝 梁 劉昭 注:“案食監即是食官令號。”
“食監”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根據曆史語境和現代引申有所不同,具體解釋如下:
監督膳食制作的官員
漢代設有“食監”一職,主要負責監督宮廷或陵園膳食的制作流程,确保飲食安全與規範。例如《新序·雜事四》記載,楚惠王因食寒葅(腌菜)發現問題時,提到“庖宰、食監法皆當死”,說明食監對膳食質量負有直接責任。
漢代陵園祭祀官名
食監還負責管理陵園的祭祀活動,尤其在晦望(農曆月末和月中)時節主持祭祀儀式。《漢官·先帝陵》提到“每陵食監一人,秩六百石”,顯示其官職地位較高。
部分資料(如)将“食監”解釋為現代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但這一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古代官職的引申或簡化表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霍光傳》及漢代職官文獻。
食監是由“食”和“監”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的部門或機構。
食監的部首是“食”,它屬于漢字的食物部首。食監總共有13個筆畫。
食監這個詞是從“食品監督”的簡稱演變而來的。
食監的繁體字為「食監」。
在古時候,漢字食監的寫法可能不太一樣,但其字義相同。例如,可以使用「食監」或者「食察」等寫法。
食監部門負責檢驗食品質量和監督食品安全。
組詞:食品安全、食品監管、食品檢驗、食品庫存。
近義詞:食品監管、食品檢驗、食品安全監督。
反義詞:食品違法、食品欺詐、食品不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