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刺的意思、規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刺的解釋

規谏;諷谏。 唐 白居易 《采詩官》詩:“若求興諭規刺言,萬句千章無一字。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絶諷議。”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正監蒙難紀略》:“科臣 霍維華 有疏規刺,監以抄揭差名下 曹公 見 高公 。是時 高公 已居林下,頗為咨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規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詞義解釋

“規刺”指通過勸谏或含蓄的方式指出他人的過失,常用于古代政治或社會交往中。具體表現為:

2.出處與用法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需注意與“刺規”(指摘與規勸)區分,二者詞序不同,含義亦有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規刺:

《規刺》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規”和“刺”。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規”字的部首是“見”,拆分筆畫為“1”。

“刺”字的部首是“刀”,拆分筆畫為“8”。

來源:

《規刺》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其中,“規”字來源于古代象形文字,并最早用于描述刑罰時的規矩和法度,後來也引申為行為準則、規則的意思。而“刺”字則來源于表示刺痛、刺傷等含義的象形文字,後來形成了刺激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規”字通常保留原有的形态,隻是在右側加上了一個加點。“刺”字則保留了原有的形态,并在上部增加了一個橫撇的筆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規刺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規”字的寫法為“⺆”加上“見”字的上半部分,形似左右對稱的人形。而“刺”字的寫法則是“弓”字的上部加上“刀”字。這種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應當遵守生活的規刺,不可隨意違反。

2. 這種行為違背了道德規刺,應該受到懲罰。

組詞:

1. 規矩

2. 刺激

3. 規則

4. 刺傷

近義詞:

1. 準則

2. 标準

3. 法規

4. 規範

反義詞:

1. 違規

2. 違背

3. 違反

4. 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