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易乖違。多指離别,不如意。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序:“人事好乖,便當語離。” 宋 陳師道 《寒夜有懷晁無斁》詩:“人事雖好乖,吾生亦多忤。”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天時不齊,人事好乖。一夫頓困不足道,而國事不競,哀哉!”
“好乖”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用法區分,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基本含義
在四川、重慶、湖北、雲南、貴州等地方言中,“好乖”多表示“漂亮、可愛、美麗、好看、聽話”等含義,常用于長輩對小孩的昵稱或誇贊。
例句:
“這個娃娃好乖喲!”(形容小孩可愛或行為乖巧)
延伸使用
也可用于形容寵物或物品,強調“讨人喜歡、順服”的特性。
原義解析
古漢語中,“好乖”指“容易乖違”,多用于描述離别、不如意或世事無常,常見于詩詞。
例句:
詞義演變
隨着語言發展,“乖”逐漸衍生出“乖巧”等褒義,而“好乖”的古義在現代口語中已較少使用。
好乖是一個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動物的品行或表現得非常聽話、乖巧或溫順。
好乖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好和乖,其中好的筆畫順序為一、二,乖的筆畫順序為一、乙、二、丨。
好乖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直觀,好表示好的意思,乖表示乖巧、聽話。兩個詞一起使用,強調善于聽從安排、乖巧可愛。
好乖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好乖。
在古時候,好乖的漢字寫法和現在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小狗每天早上都自己去溜達,真是個好乖的寵物。
2. 妹妹在學校表現得很好乖,老師都喜歡她。
好學、乖巧、好人、乖順、好意、乖乖、好受、乖寶等。
聽話、乖巧、懂事、溫順、規矩。
頑皮、調皮、不聽話、桀骜不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