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辟兵符的意思、辟兵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辟兵符的解釋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傷害的符箓。《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布 誅 肅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輔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緻其旁,欲以自彊。” 清 吳偉業 《宮扇》詩:“舊内謾懸長命縷,新宮徒貼辟兵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辟兵符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特殊概念,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辟兵符指古代道家信仰中用于避免戰争傷害或祈求平安的符箓或法術。它被認為具有超自然力量,能保護佩戴者免受兵器傷害或戰争波及,常見于軍事活動和民間信仰中。


二、詞語結構解析


三、曆史記載與使用場景

  1. 文獻記載
    據《三國志·魏志·董卓傳》裴松之注引《魏書》記載,東漢末年将領董卓的部将曾攜帶辟兵符以求自保。
  2. 實際應用
    古代戰争中,士兵或将領可能佩戴此類符箓以增強心理安全感;民間則用于節慶(如端午節)或祭祀活動,象征驅邪避災。

四、文化意義

辟兵符反映了古人對戰争的恐懼和對和平的向往,是道教法術與軍事文化結合的産物。其功能雖帶有迷信色彩,但也體現了古代社會通過符號化手段尋求精神庇護的智慧。


五、與“兵符”的區别

需注意辟兵符與調兵兵符(如虎符)不同:後者是君主授予将領的實物信物,用于軍隊調遣,而辟兵符僅具象征性的護身作用。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釋或道教符箓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辟兵符的含義

辟兵符是一個詞語,它的含義是指用來驅除或防禦敵人的符咒或符箓。

拆分部首和筆畫

辟兵符的拆分部首為辛(辛),筆畫數為8畫。

來源

辟兵符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獻,常用于道家、巫術或神秘主義的領域。它是一種傳統文化符號,被廣泛用于保護自己或其他人免遭戰亂、危險或災禍的方法之一。

繁體

辟兵符的繁體字為闢兵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辟兵符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域而略有差異。但基本上,它的形狀保持相對穩定。

例句

1. 他佩戴着一枚辟兵符,以保護自己免遭戰亂之害。

2. 這個傳說中的神獸據說會在危急時刻展現辟兵符的威力。

3. 辟兵符是他祖輩傳承下來的寶物,代表着家族的榮譽與信仰。

組詞

辟邪符、避邪符、辟福符、辟禍符、辟謠符

近義詞

驅邪符、避兇符

反義詞

招兵符、乘兵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