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閣名。在 山東省 蓬萊縣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間建閣, 明 萬曆 年間增建了 呂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築。自古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
(2).指秘書省或秘書監。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詩之三:“暫阻 蓬萊閣 ,終為江海人。”亦省作“ 蓬閣 ”。 唐 孟浩然 《初出關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詩:“永懷 蓬閣 友,寂寞滞 揚雲 。” 唐 杜甫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詩:“移官 蓬閣 後,穀貴殁潛夫。”參見“ 蓬萊 ”。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位于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丹崖山上,北臨黃海,以“人間仙境”的美譽聞名于世。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蓬萊閣坐落于丹崖山巅,面臨黃海,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樓”。其建築群包括呂祖殿、三清殿、天後宮等,總面積約3.28萬平方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閣為雙層木結構樓閣,高15米,布局嚴謹,融合了道教、佛教和民間信仰建築。附屬建築包括避風亭、卧碑亭等,形成獨特的古建築群落。
蓬萊閣不僅是曆史建築瑰寶,更是中華神話與自然奇觀的載體,被譽為“仙山瓊閣”,對研究古代建築、文化和旅遊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景區官方資料。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地方,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象征。它被描述為位于東海茫茫大海中的一座仙山,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
《蓬萊閣》的拆分部首為艹、阝,總共有15畫。
《蓬萊閣》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山海經》中的記載。據說,蓬萊閣是東海中神仙們修煉的地方,也是他們和凡人交流的場所。
《蓬萊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蓬萊閣」。
在古代,「蓬」字的寫法稍有不同,為「蓬」字上方加一個「艹」部,表示草木茂盛之意,與古代的樹木草木畫法相似。
1. 傳說中的蓬萊閣,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
2. 我夢想着能夠登上蓬萊閣,與仙人共舞。
蓬萊閣裡、蓬萊仙山、蓬萊桃源、蓬萊山、蓬萊礁、蓬萊宮、蓬萊島
仙山、仙境、神仙之地
塵世、人間、凡人世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