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議論之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約文以總録,頌體以論辭。”
(2).談論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蓋《周書》論辭,貴乎體要; 尼父 陳訓,惡乎異端。”
“論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論辭”包含兩層核心釋義:
該詞還隱含辯證思維能力,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指向“議論内容”還是“語言分析”。
可譯為“argumentative discourse”或“discussion on literary expressions”。
“論辭”既可以是辯論中的表達工具,也可指對語言藝術的探讨,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側重點。其核心始終圍繞“言辭”與“分析”的雙向關系展開。
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文心雕龍》相關章節或詞典原文。
《論辭》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論和辭。
《論辭》的部首是言,表示與語言有關。它的左邊一部分是讠,右邊一部分是雲。
《論辭》共有10個筆畫。
《論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禮記·曲禮上》中的:“而求其辭也”。在《易傳·系辭》中也有“他日月之辭”一詞。後來《論語》中也提到了“辯辭”一詞。由此可以看出,《論辭》的詞源主要是從古代文獻中衍生出來的。
《論辭》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論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形,但字義相同。例如,可以把《論辭》寫作「論辭」,這種寫法更接近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方式。
1. 學者通過《論辭》進行深入研究。
2. 他的辯論辭令人印象深刻。
論辭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辯辭、辭章、辭職、論述等。
與《論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辯辭、辭章、辭令等。
與《論辭》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默辭、謙辭、緘辭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