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滴水不漏。形容說話慎密。《金6*瓶6*梅詞話》第四回:“ 鄆哥 道:‘你正是馬蹄刀,水杓裡切菜,水洩不漏,半點兒也沒多落在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水洩不漏漢語 快速查詢。
“水洩不漏”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拼音為shuǐ xiè bù lòu,字面意思是“水都無法洩漏”,比喻說話或行事極其嚴密,毫無漏洞可尋。常用于形容人保守秘密的能力極強,或對事情掌控得十分周全。
出處與典故
這一成語最早可見于明代文學作品,如《東周列國志》第七回:“被三國兵車圍得水洩不漏”。另一典型用例出自《金瓶梅詞話》,以“馬蹄刀木杓裡切菜,水洩不漏”的比喻強調嚴密性。
用法與場景
近義詞
常見的同義表達包括滴水不漏、天衣無縫,均強調無懈可擊的狀态。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綜合自)。
水洩不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非常嚴密或者非常保密,沒有任何洩漏的迹象。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漏(氵⺣⺻),由于兩個字都帶有水的部首,所以整個成語也有水的意思。
水洩不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徐渭的《研精堂秘笈》。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并廣泛使用。
在繁體漢字中,水洩不漏保持不變,仍然是「水洩不漏」。
在古時候,水洩不漏一詞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在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字形有一定的變化,但整體意思沒有改變。
以下是幾個關于水洩不漏的例句:
1. 在他們的保護下,秘密信息永遠水洩不漏。
2. 這個容器做工精細,水洩不漏。
3. 公司的商業計劃得到了徹底的保密,确保了信息水洩不漏。
一些以「洩」為字根或者有相關意思的組詞有:洩露、洩密、洩氣等。
與水洩不漏意思相近的成語有:嚴密無缺、嚴防死守、守口如瓶等。
與水洩不漏意思相反的成語有:漏洞百出、一言堂、言不由衷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