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賊的意思、天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賊的解釋

(1).指違逆天意民心的壞人;巨賊。《墨子·天志中》:“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無所利,是謂天賊。”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人君配乾而仁,順育萬物以成大功,非得以養姦活罪為仁,放縱天賊為賢□也。”

(2).星相術士所謂盜神。《協紀辨方書·義例四·天賊》:“《神樞經》曰:天賊者,月中盜神也。其日忌遠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iān zéi,主要有兩層含義:

  1. 指違逆天意民心的壞人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典籍,常用來形容禍國殃民、違背天道的巨賊或惡人。例如:

    • 《墨子·天志中》提到“三不利無所利,是謂天賊”,強調違背天、鬼、人三者利益的行為即天賊。
    • 漢代王符《潛夫論·述赦》也以“放縱天賊”批判統治者縱容惡人。
  2. 星相術士所指的“盜神”
    在傳統術數中,“天賊”被視作一種神煞,代表盜竊、不吉之日。例如《協紀辨方書》記載:“天賊者,月中盜神也,其日忌遠行”,說明古代擇日習俗中會避開此類日期。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術數應用,可參考《墨子》《協紀辨方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賊》的意思

詞語《天賊》指的是搶奪天上寶物、天界之財的盜賊或劫賊。在古代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常常以《天賊》作為故事的主要角色或情節元素。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的部首和筆畫,詞語《天賊》可以進行如下拆分:

天:部首為“一”(一橫),總筆畫為4劃。

賊:部首為“貝”(財)或“貝字旁”(貝上加小一),總筆畫為9劃。

來源

《天賊》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明代小說《西遊記》。在《西遊記》第六回中,孫悟空與玉帝争奪仙丹,被封為“天猴大聖”後,孫悟空生猴子哪吒等去偷玉皇大帝的桃子,因為涉嫌竊取天上的寶物,被稱為“天賊”。

繁體

《天賊》的繁體寫法為「天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詞語《天賊》可以有若幹變體,例如: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詞語《天賊》的例句:

  1. 他勇敢地奪回了天賊偷走的寶物。
  2. 傳說中,天賊在每個滿月之夜會來盜取人間的財寶。
  3.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身手敏捷的天賊。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天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