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賊的意思、天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賊的解釋

(1).指違逆天意民心的壞人;巨賊。《墨子·天志中》:“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無所利,是謂天賊。”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人君配乾而仁,順育萬物以成大功,非得以養姦活罪為仁,放縱天賊為賢□也。”

(2).星相術士所謂盜神。《協紀辨方書·義例四·天賊》:“《神樞經》曰:天賊者,月中盜神也。其日忌遠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賊是漢語中具有哲學與倫理雙重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存在差異性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自然法則的悖逆者(哲學概念)

先秦典籍《荀子·修身》提出:「害良曰賊……此夫天賊也」,指違背自然規律、破壞道德秩序的行為主體。此處「天」指代客觀運行法則,「賊」則為破壞性行為,合稱「天賊」即強調對天理人倫的嚴重背離。

二、宗教觀念中的禁忌觸犯者(道教術語)

道教文獻《雲笈七籤·卷十九》記載:「天賊者,犯三光禁忌,奪萬物之機」,将觸犯天文曆法禁忌、掠奪自然資源的個體定義為「天賊」。此概念與「承負」思想關聯,認為此類行為将引發天道懲戒。

需特别說明的是,「天賊」未被現代規範性語文辭書(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收錄為獨立詞條,其釋義需依托古代哲學與宗教文獻進行考據性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天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iān zéi,主要有兩層含義:

  1. 指違逆天意民心的壞人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典籍,常用來形容禍國殃民、違背天道的巨賊或惡人。例如:

    • 《墨子·天志中》提到“三不利無所利,是謂天賊”,強調違背天、鬼、人三者利益的行為即天賊。
    • 漢代王符《潛夫論·述赦》也以“放縱天賊”批判統治者縱容惡人。
  2. 星相術士所指的“盜神”
    在傳統術數中,“天賊”被視作一種神煞,代表盜竊、不吉之日。例如《協紀辨方書》記載:“天賊者,月中盜神也,其日忌遠行”,說明古代擇日習俗中會避開此類日期。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術數應用,可參考《墨子》《協紀辨方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悲旦不慎禅和子稱合電業局地平川二八佳人飯後鐘告天歌管海腴黃沙滑習混江龍昏虐堅附講導掎汩精神恍忽金管禁口痢系繩記述九文極心鈞軸科索孔鴈扣請連貫連理花臨刑厲身栊檻律堂眸瞯囊土内剛女真文披誦婆姨情狀全景去斥三思而行三盈三虛水庸澌靜宿妝甜水佻佞彤陛頹沓頹踏推築嵞山五色夏後開蟹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