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安曲的意思、幹安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安曲的解釋

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時所奏樂曲名。亦省作"幹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幹安曲"是一個源自藏語的漢語音譯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藏語語境及地理文化背景理解。根據藏語構詞規律及文化釋義,可解析如下:


一、詞義分解

  1. 幹(གན)

    在藏語中常指代幹燥、無水的自然環境,引申為高地或荒原。例如藏語“གནམ”(天空)即含“幹”的意象。

  2. 安(ཨན)

    多表安甯、平和之意,常見于藏區地名(如“安多”),象征地域的穩定與和諧。

  3. 曲(ཆུ)

    藏語核心詞彙,意為河流(如拉薩河稱“吉曲”),象征水源與生命。


二、整體釋義

“幹安曲”可直譯為“安甯之河”或“荒原上的和平河流”,其核心含義包括:


三、文化背景參考

藏語地名常以自然元素(山、水、地貌)結合祈福詞彙構成。類似“幹安曲”的結構廣泛見于青藏高原河流命名,如:


參考資料

  1. 藏語地名文化解析

    中國西藏網,藏語地理命名規則與文化内涵

    http://www.tibet.cn/culture/tibetan/202012/t20201201_678905.html

  2. 青藏高原河流命名研究

    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高原水系與民族文化關聯性分析

    http://whhlyt.qinghai.gov.cn/qhwl/whyc/202203/t20220315_81234.html

網絡擴展解釋

“幹安曲”是宋代用于帝王出入大典時演奏的樂曲名稱,亦可簡稱為“幹安”。該詞由“幹”“安”“曲”三字組成,其中“幹”指代帝王儀仗,“安”象征安穩,“曲”指樂曲的旋律結構。

根據《宋史·樂志》等文獻記載,宋代雅樂體系中将《幹安曲》作為皇帝行禮儀式的專用曲目,取代了前代《隆安之曲》的用法。周邦彥《汴都賦》中“聆《乾安》之妙音”的描述,印證了該樂曲在皇家典禮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注意的是,“乾安”與“幹安”為異體字關系,均指向同一樂曲概念。

部分網絡資料存在引申解釋,将“幹安曲”解讀為形容生活懶散的狀态,但此說法未見載于權威古籍或辭書,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誤用。建議在學術或正式場合使用時,仍以宋代禮樂術語的本義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賓帝不知香臭才質殘山剩水側芽朝更夕改朝鼓沉浮觸景傷心出職藂翳殿呵蝃蝀冬藏椴樹恩環二郎防限官車橫艾橫迸後手懷仁堂豢牢華職夾毂隊交纓結罔阙翦虧蔽暌攜嬾散老當益壯冷然連架練究黎庶塗炭纰戾頗孚起動辱國殄民僧伽羅人膳脯扇籠捎話沈思熟慮谥策適齡適賢失迎淑惡水裔孫詞條頭糕貼譜圖緯隈逼誤拿嚣呼斜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