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淩空;抓向空中。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大觀 閒,和劑局官一日請内帑授藥犀百數,歸解之,偶忽得一株,大絶常犀,且甚異……其面猶黃蠟,中有黑雲一朵,雲中夭矯一金龍,飛盤拏空,爪角俱全。” 宋 陸遊 《大雪歌》:“千年老虎獵不得,一箭橫穿雪皆赤。拏空争死作雷吼,震動山林裂崖石。” 元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下:“老龍全身著艾蒳,不耐久蟄潛拏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龍》:“忽大雨,乃霹靂拏空而去。”
“拏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ná kō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文學典籍中的用法
引申含義
該詞兼具動态描繪與抽象比喻的雙重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權威釋義 或查閱宋代至清代相關文獻。
《拏空》是一個意味着“奪取,抓住”之意的詞語。
《拏空》的部首是手,由“扌”構成,它的拆分部首表明與手相關的動作。
《拏空》的總筆畫數為8畫。
《拏空》源自于古代漢語,是由古代人民為了表達抓住、奪取等含義而創造的一個詞語。
《拏空》的繁體字為「拿空」。
在古代漢字中,「拏空」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拏空了對手的手腕,使其無法逃脫。
2. 小偷拏空了老人的錢包,悄悄地溜走。
1. 奪拏:奪取并抓住。
2. 有拏:有能力抓住或奪取。
3. 拏抱:抱住,緊緊握住。
近義詞包括:抓住、奪取、捉拿。
反義詞包括:釋放、放開、松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