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似燕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湘水》:“ 湘水 東南流逕 石燕山 東,其山有石,紺而狀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風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文》:“ 長沙 鵩鳥,靡復為妖。 湘川 石燕,自然還儛。” 北周 庾信 《喜晴》詩:“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 唐 盧照鄰 《失群雁》詩:“欲隨石燕沉 湘水 ,試逐銅烏繞帝臺。”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石燕》:“石燕有二,一種是此,乃石類也。狀類燕而有文,圓大者為雄,長小者為雌。”
(2).鳥名。似蝙蝠。産于石窟樹穴中。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石燕》﹝集解﹞引 蕭炳 曰:“石燕似蝙蝠,口方,食石乳汁。”
“石燕”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和文獻進行區分:
形似燕子的石頭
指天然形成的石頭,因形态酷似飛燕而得名。如北魏《水經注》記載,湘水石燕山上的石頭“绀而狀燕”,遇雷風時甚至呈現“群飛”的視覺奇觀。
鳥類名稱
一種形似蝙蝠的鳥,栖息于石窟或樹穴中,以石乳為食。明代《本草綱目》描述其“口方,食石乳汁”。
石燕屬于古生代腕足類動物化石,殼呈石灰質,表面有褶皺,常見于海中沉積岩。其種類包括中國石燕、弓石燕等,具有地質研究價值。
作為藥材,石燕(化石類)性味甘涼,主治小便不利、目翳等症,需炮制後使用。需注意區分同名禽類石燕(助陽藥),兩者功效不同。
古詩文中常以石燕寄寓意象,如北周庾信以“無石燕”表達祈晴之喜,唐代盧照鄰借其抒寫孤寂。另有成語以“石燕”喻人才華超凡,但此說法多見于部分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考據。
以上内容綜合了地質、生物、醫藥及文學領域的解釋,具體應用中需根據上下文進一步辨析。
石燕,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石”和“燕”,筆畫總共為13畫。
“石”的拆分部首為“石”,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表示岩石、石頭等意思。
“燕”的拆分部首為“炎”,表示火焰、燃燒等意思。
石燕一詞源自古代神話傳說,有一種神奇的石頭形狀酷似燕子,因此得名為石燕。
在繁體字中,石燕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可能有一些差異,但具體情況已經難以考證。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石燕這個詞:
1. 這座山脈的頂峰上有一塊形狀奇特的石燕。
2. 她收集了許多石頭,其中最特别的一塊是一隻石燕。
組詞中可以使用石燕的詞語有:石燕蛋(形容石燕一樣的石頭)、石燕山(以石燕命名的山)、石燕飾(用石燕造型的裝飾品)等。
石燕的近義詞可能有:石燕子、石頭燕子。
石燕的反義詞可能是:真實燕子。
【别人正在浏覽】